第二十五章 厉行节俭,君行仁政(第5/8页)

魏征当时想替皇甫德参说了很多好话,唐太宗这才没有追究,但也没把那奏章当回事。此时唐太宗再提皇甫德参,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接受张玄素建议,不再修洛阳宫,皇上的心里一定不舒服,会不会拿着皇甫德参出气?魏征说不准。

为了再帮皇甫德参脱罪,魏征说:“陛下,皇甫德参上书言辞也许不妥,却也是身为一个县丞该做之事,能为民所想,为民所急,也敢于上书劝谏,臣觉得是好事!是陛下圣明,臣子才敢谏。所以臣觉得,他激烈的言辞,并不是针对陛下,而是想引起陛下足够的重视,看似诽谤,实则为表忠心啊!”

“罢了罢了!魏大人,朕就知道你会替他们说话。既然他如此忠心,那就赐他二十段帛吧!”唐太宗说完,先瞟了一眼魏征,又看着房玄龄说,“还是魏爱卿想什么说什么啊!”

房玄龄尴尬地笑了笑。而魏征这才知道,唐太宗旧话重提,只是为了奖赏皇甫德参的谏言。

之后,唐太宗下诏停止了这项修建行宫的工程,为了表彰张玄素,还赏给他彩色绢帛两百匹。

“皇上圣明,圣上万岁万万岁!”张玄素热泪盈眶,不停叩首,高喊。

唐太宗停止修建洛阳宫,既避免了百姓受劳役之苦,还在洛阳一带发洪灾时,将原本准备修建洛阳宫的建材分给了受灾的民众,赢得了百姓的赞颂。

虽失一行宫,但却获得民心,对帝王来说,难道不是更大的收获吗?

第九十九节 释放三千宫女出宫

(2)

贞观时期,唐太宗治理天下,长孙皇后掌管后宫,两个人各行其是,配合得异常默契。

一日,长孙皇后在贴身侍女小环的陪同下,在后宫散步。那时节,正值鲜花烂漫时,花园里花香四溢。红的、白的、粉的花经过一年的沉寂后,全都竞相开放。那一朵朵花,一片片花瓣,犹如雪花般,带着淡淡的香味,洋洋洒洒地飘落下来。

花园里很静,静得能听到花瓣扑簌扑簌落地的声音。长孙皇后和小环,尽情徜徉在花海里,不知不觉就进了桃园。

桃园里,那一束束的桃花,锦缎般铺陈开来。这个季节,桃园是桃花的。一切的生物,似乎全都知趣地隐去了;所有能发出声音的,也都像是屏住了呼吸。就连那柳树,也像是怕惊扰了这粉色世界的静幽,一排排地,安静地躲在角落一隅。即便是在微风下摇摆,也不愿发出一点儿声响去惊扰那粉面桃花,只是将那稚嫩的新芽伸出来,给这粉艳艳的世界,增添一抹绿。

树上的小鸟,少有的停止了聒噪,像是卫士般地静立枝头,注视着在花海里徜徉的长孙皇后。长孙皇后面带微笑,翩翩而行,在由粉色花瓣铺就的地毯上,缓缓前行,任由那花瓣飘落在她的身上,头上,飘逸而美丽。

此时的长孙皇后,犹如误入仙境的仙女。她头戴着粉色珠花,身着白色长裙,身披翠绿色的透明披帛,牡丹图案的胸围若隐若现……如果不是头上那只有皇后才能戴的,闪烁着金光的九尾凤簪,想必不会有人将她和高贵威仪的皇后联系在一起?

“真香啊!”长孙皇后停下身来,抬头看看一株株桃花,深吸一口气,沁人心脾。

“奴婢还没闻过这么香的花呢!”小环也闭着眼,贪婪地吸着。

“这一切,多美啊!”长孙皇后伸开双臂,仰头转了个圈,那白色长裙在她身体的转动下,宛如一朵盛开的荷花。

“皇后娘娘才美呢!”小环看呆了,“皇后娘娘比这园里的桃花都美!比园里所有的花都美!”

长孙皇后笑笑,轻声道:“在此美景下,天下苍生,所有生灵,没有不美的。”

说完,她轻舞水袖,翩翩起舞起来。顿时,那飘洒的花瓣像是在为她伴舞,那轻摆的杨柳似在为她鼓掌……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长孙皇后一边舞,一边轻声地吟唱着。这样的皇后,小环还是第一次见。她惊喜地瞪大眼睛,痴痴地看着,连小手都忘了拍。一曲舞完,长孙皇后停了下来,娇喘了两声说:“久不跳了,倒跳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