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厉行节俭,君行仁政(第6/8页)
小环站在原地,捂住嘴,惊呼道:“皇后娘娘,这是什么曲子?奴婢还是第一次听到呢。”
长孙皇后喜欢看书,写诗吟诗,而每有新诗出来,小环都是她的第一个听众。
“你是没听过。刚刚才做的呢,还没起名字,起个什么名字好呢?”长孙皇后歪着头想了想说,“要不就叫《春游曲》吧。”
“《春游曲》,好!《春游曲》太好听了!这首《春游曲》,皇后娘娘写得真美!”小环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惊喜,只是不停地鼓着掌,小手都拍红了。
“只是随口吟出一首来而已。”长孙皇后摆摆手,“不是很好!”
“好!皇后娘娘作的每首诗都好!”小环说。
“今天本宫很高兴,知道为什么吗?”长孙皇后伸手接过几瓣花瓣,放在鼻前闻了闻,问小环。
小环先是点头,接着又摇头。她似乎知道,但又说不出原因来。
“天下安定!百姓不再忍饥挨饿!本宫为天下高兴,为百姓开心。”长孙皇后说完,微笑着转脸看向唐太宗听政的两仪殿,那里,正举行着宰相会议。她的脑海里,浮现出了唐太宗身穿朝服和大臣议事的画面。
“普天同庆!真是普天同庆,连这花花草草,蓝天白云……全都在庆贺!”小环指指蓝天,又指指满树的桃花说。
长孙皇后满意地笑了,她环顾四周说:“是呀,这普天同庆,就是要让全天下百姓真心实意地高兴才是!”
小环有些听不懂了,露出了懵懂表情。
“好了!我们走吧!”长孙皇后说,“再去其他地方转转!”
说着话,长孙皇后和小环便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繁花似锦的桃园,向别处走去……
(3)
不知不觉中,长孙皇后和小环就走到了掖庭,此处是妃嫔及宫女的住所,长孙皇后想进去看看她们的生活场所,却又怕因自己的突然出现,引起妃嫔和宫女的慌乱,于是便停住了脚步。不过,就在她想折转回去时,突然听到不远处的花丛里,传出女子呜呜嘤嘤的哭泣声。
“小环,你听到有人哭泣了吗?”长孙皇后问。
小环仔细一听说:“回皇后娘娘,好像是有人在哭!不过也有可能是猫叫。”
“不对!应该是有人在哭,去看看吧!”长孙皇后说。
小环答应一声,小跑着寻哭声而去。
长孙皇后站在原地想,这里怎么会有人哭呢?莫非是哪个宫女或妃嫔受了委屈?她的眉头皱了起来,在她管理的后宫,是绝对不允许有冤情的。于是,她轻移脚步,也向那传出哭声的花丛走去。
待她走近时,那个刚刚蹲在那里,用手绢捂着嘴抽泣的女子,已经站了起来,正低头垂泪。
“问你话你没听到吗?你在这里干什么?为什么哭?”小环大声说。
女子依然低头不语。小环怒了。
“没听到吗?你……”
小环的话没说完,便被长孙皇后一抬手制止住了,长孙皇后用柔和的语气问那女子。
“你是何人?何事在此哭泣?”
长孙皇后那温柔的话语让女子禁不住抬起了头,可就在她认出长孙皇后的刹那,顿时怔在了那里,一脸的惊恐。
“放肆!还不跪下?没看到皇后娘娘在问话吗?”小环冲那女子吼道。
“皇后娘娘饶命!皇后娘娘饶命!”女子反应过来,脸色煞白,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开始磕头求饶。
“不可对她恶言恶语!”长孙皇后冲小环说完,又对那女子温和道,“到底何事要在此哭泣啊?起身说吧!”
女子哪敢起身,嘴里依然不停地说着“皇后娘娘饶命”,身体颤抖不已。
长孙皇后朝小环看了一眼,意思是让她扶女子起身。小环扶着女子说:“起来说吧!皇后娘娘让你起来你就起来!”
“谢皇后娘娘!”
女子起身,说起自己的故事来:女子叫小莲,十八岁,六年前,由于家里贫困,进宫做了宫女。两天前,家里有人带话给她,说她父亲在河边干活时,晕倒在河里,淹死了,母亲一急,病了,卧床不起。
“奴婢原来有个弟弟,可两年前,弟弟生了一场怪病,死了,如今家里只剩卧床不起的母亲……想到这里,奴婢便哭了起来。”
女子说完,又跪了下去说:“皇后娘娘!奴婢有罪!惊扰了皇后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