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厉行节俭,君行仁政(第7/8页)

“不!你是个孝女,无罪!”长孙皇后听那女子说完,又冲听了女子的故事,正在那抹眼泪的小环说,“待会儿拿些银两给她,让她找人捎回去给母亲看病!”

“是!”小环说完,见女子还怔在那里,便对她说,“快谢谢皇后娘娘啊!”

女子这才反应过来,一边不停叩头,一边嘴里说着:“谢谢皇后娘娘!谢谢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好了!快回去休息吧!”

长孙皇后说完,走了。只留下感动不已的女子看着她的背影抹泪。

原本只是一个宫女因家事哭泣,在宫里,这样的事不少,算是很小的,不值一提的小事,但却成了长孙皇后的心头大事。回宫的路上,她一路都心事重重,没有了刚才的笑模样,小环叹口气,心想,好好的心情,都被那不懂事的宫女破坏了。

一连几天,长孙皇后都在为此事寝食难安,一日,正看书的她突然放下书,脸上露出笑容。小环见几天不展笑颜的皇后娘娘笑了,也高兴起来,虽然她不知道长孙皇后为什么高兴。

隔日晚间,唐太宗来到了立政殿,长孙皇后侍寝时说:“陛下不知还记得否,三年前那次的大赦天下?”

“怎么会不记得?哈哈……对了,怎么想起问朕这件事了?”唐太宗问,有些不解。

长孙皇后说:“臣妾记得,陛下在大赦天下时,将离宫别馆的一些宫女释放出宫,当时,那些宫女离开时,个个热泪盈眶,大呼‘皇上圣明’。”

三年前的那次大赦,源于长孙皇后陪唐太宗在后宫散步时所见。当时,他们看到很多在一旁侍候的宫女年岁不小了,且精神萎靡,便问其中一个年长的几时进宫的,那宫女说她是隋朝时就进宫的,还说她进来时不过十二三岁,如今已经三十五六了。

长孙皇后当时就一阵心酸,求唐太宗释放她们。唐太宗即刻答应,将部分年长的宫女释放出宫。

此时,长孙皇后突然又提此事,唐太宗知道,依长孙皇后的性格,不会无缘无故提起一个话题的,便用眼神示意她说下去。

长孙皇后也便继续说:“臣妾还记得,陛下说,之所以放她们出宫是因为‘妇人幽闭深宫,情景实在令人怜悯。隋朝末年,隋炀帝没完没了地挑选年轻妇女入宫。建在各地的离宫别馆即便不是皇帝常去御幸的场所,也聚集了不少宫人,这不仅消耗百姓的财力,也让很多妇女耗尽了青春。这种情况是朕所不能认可的,年长的宫女在宫里,除了洒水扫地又能做什么呢?与其这样,不如遣返她们,让她们出宫寻找配偶,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开支,而且也可以让她们过上男欢女爱的日子。’”

“皇后真是好记性!”唐太宗惊喜道,“竟然把朕说的每句话,每个字都记得清清楚楚,一句不差。”

“陛下,臣妾想问,陛下后悔过这个决定吗?”长孙皇后又问。

“怎么会后悔?释放她们出宫,让她们回归正常生活,还能为百姓减轻负担!一举两得!”

“皇上圣明!”长孙皇后说,“陛下,臣妾还有件事,不知现在当提不当提!”

“皇后快说!”唐太宗揽着长孙皇后的腰说,“皇后有事,有什么当提不当提的?说吧!朕听着!”

“陛下!”长孙皇后说,“臣妾想,陛下曾释放了一批年岁较大的宫女,让她们过正常生活,可否再释放一些年纪尚轻的宫女呢?”

“再释放一些宫女?年纪尚轻的?”唐太宗皱起了眉,“皇后说的是掖庭宫里的那些宫女?”

“是!”长孙皇后说,“臣妾觉得,如果能释放一些闲散的宫女出宫,还可以一举四得!”

“哦?一举四得?”唐太宗说,“有这么多好处,皇后说说看,到底有哪四得?”

“一得是节约开支;二得是她们出宫后可嫁人生子,增加人口,以后农田就不用担心没人种了;三得是她们嫁人生子后,就可以解决朝廷征兵难的问题了;四得呢,可以让她们为父母尽孝,也能解她们对亲人的思念之苦。”

长孙皇后说完,把自己几日前遇到的那位在花丛中哭泣的宫女的事说了。

“原来是这样呀!”唐太宗频频点头,“皇后这么一说还真是!好!皇后果然有母仪天下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