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编 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文明(第20/26页)

到了14—15世纪,西欧学者才开始热衷于学习希腊文,而那时拉丁文渐渐衰落下去,其他蓬勃发展的土语受到广泛欢迎。

土语?所谓的土语,就是指普通民众使用的地方性语言或者方言。

欧洲的土语种类繁多,南欧有诸如罗曼语或罗马语,意大利当地流行意大利语,法国北部使用法兰西语,法国南部则盛行普罗旺斯语,西班牙东部有加泰罗尼亚语,西班牙中部却流行卡斯蒂尔语,葡萄牙有葡萄牙语,罗马尼亚有罗马尼亚语,而这些土语都是从拉丁语,也就是罗马语中发展形成的。

此外,在欧洲西北地区出现了条顿语和日耳曼语,具体包括德语、丹麦语、挪威语、瑞典语、荷兰语等,而英语则被看作是条顿语和罗曼语的混合产物。

在欧洲中部和东部有斯拉夫语,包括俄语、波兰语、捷克语、南斯拉夫语等,而在欧洲的最西部,爱尔兰、苏格兰、威尔士、法兰西的西部布列塔尼,则是使用凯尔特语。

这几类语言——凯尔特语、斯拉夫语、条顿语和罗曼语,以及拉丁语和希腊语,全都在语言体系中隶属雅利安语或印度欧罗巴语。而马扎尔人和芬兰人使用的语言则是另一种大语系的语言,那就是图兰语。

但是这样罗列各地的土语还是过于简单,并不能展示出全部的语言分布状况。事实上,在中世纪的欧洲,几乎每一个州县和城市都使用自己本地的语言,也就是说,有多少个市镇,就有多少种土语,就算统称的英语、法语、德语和意大利语也有很多种方言。

方言著作?最开始的时候,学者们对土语方言十分轻视,但是慢慢的,越来越多的著作都用方言写成,比如说,为了让世俗民众增加虔诚之心,神父和修士一般用大众通俗的语言撰写祈祷书,并使用土语方言翻译《圣经》章节。另外,国王和封建领主们也渐渐采用臣民的日常语言,颁布诏书和法律等文件。

文学家也是如此。诗人创作的诗歌、戏剧、歌曲和故事,有一些作品是古老的,也有一些是新作品。“对于一切民族而言,都是在唱歌中度过它的童年。”虽然说中世纪不能算是各民族发展的童年时代,但却是民族语言和文学的童年。因此,出现大量的诗歌作品,并不会让人感到意外。当时的诗歌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抒情诗歌,内容有关鲜花、少女和爱情,风格轻松浪漫;另一种是英雄叙事诗,描写关于骑士和战斗的内容。

中世纪创作抒情诗歌的著名诗人,有法兰西的行吟诗人以及德意志的抒情诗人。在法兰西南部,行吟诗人四处漫游旅行,游览富丽堂皇的城堡,驻留乡村的农舍,随时随地编唱抒情歌曲。而德意志最著名的抒情诗人则是名为瓦尔特·冯·德尔·福格尔微德的诗人。

中世纪的叙事诗歌,著名的有法兰西《罗兰之歌》,还有西班牙的《熙德》和德意志的《尼伯龙根之歌》等,在当时都广泛流传。有一些诗人专门抒写战地诗歌,他们和创作情歌的诗人一样,漫游四方各地,这些诗人在法兰西被称为“卖艺诗人”,在德意志被称为“市民诗人”。

二、教育

传奇与戏剧?游唱诗人大多喜欢以歌唱和朗诵结合来讲述故事,最早期的故事是用一种被称为罗曼斯(romance)的土语创作的,这种土语从罗马语演变而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传奇”。在中世纪的传奇文学中,戏剧文学主要是带有宗教性质,并且大多在教堂演出,内容主要包括三类:一是根据《圣经》和教会历史创作的神秘故事;二是描写圣徒生活中出现的神迹;三是道德戏剧,主要是为了给人提供教训和榜样,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

托斯康意大利语?当法语因其典雅和精确的美感被法兰西的行吟诗人、卖艺诗人和历史学家广泛使用时,德语因其在历史、哲学和诗歌的特殊作用被抒情诗人、市民诗人以及学者广泛传播时,佛罗伦萨语和托斯康语也被阿西西的弗兰西斯、但丁以及其他作家推广成为意大利的文学语言。弗兰西斯的一生贡献给了宗教和诗歌,尤其是他的《太阳赞歌》,被人们称为一首“可爱的宗教抒情诗”。但丁(1265—1321)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三杰之一,他是佛罗伦萨学者,也是著名诗人,他用意大利文写了一部《神曲》,几乎汇集了中世纪全部的艺术和思想成就,成为世界文学的不朽作品,这部作品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值得称颂,是极其伟大的文学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