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西方世界 (1914~1945)(第7/10页)

德国军队第一次从莫斯科前线撤退发生在1941年12月6日。第二天日本偷袭了美国珍珠港海军基地,将美国拖入战争。但是美国在很长时间内都无法确定是否像对日本那样向德宣战。而希特勒首先向美国宣战解决了美国政府心中的疑虑。这大概也是为了发泄他对美国长期以“非直接参战”的法案手段帮助英国对抗德国的不满。

在进入全面战争之后,美国的政策首先是集中主要力量抵抗德国,这是因为德国与日本相比是一个更强劲的对手。这意味着美国同英国和苏联合作,并与围绕着“三巨头”的其他次要盟国的合作。英国和美国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富有成效的努力合作的基础。尽管英国和美国运送的民用物资和军事物资肯定在很多重要方面都帮助了苏联人,但是苏联常常保持独立。但在最初至关重要的几周中运输的困难极其巨大,而苏联也没有透露他们资源的任何信息,这让英、美与苏联的战略和生产计划无法达到完全的契合。

在1942年秋天,美国的战时战争生产进入满负荷状态。此时日本早期的胜利已经被遏制,在太平洋和亚洲地区至少被限定在一条稳定的战线之中。1942年英、美在北非开始第一次反攻。次年5月将德国和意大利从北非驱逐,然后英、美军队在西西里岛登陆,随之进入到意大利南部。至此墨索里尼政府倒台(1943年6月)。意大利政府正式退出战争,尽管直到欧洲战争结束时,意大利一直都是战场。

现在德国在地中海几乎是孤军作战。1942~1943年主要的战斗集中在苏联边界。1942年夏,德国军队重新开始大规模进攻并且渗透到位于斯大林格勒的伏尔加河一带。在这里他们停止不前了。1942年11月到1943年2月,苏军击退德军,并且整个拦腰截断了正在进攻的德军。当1943年德国军队试图重新发动进攻时,苏军很快扭转战局。此后德国转入防御,从苏联的土地上节节败退。1944年夏末,苏联军队跨越战前边界并向柏林进军。

同年夏天,英美联军在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西欧登陆日)并成功地向柏林推进。盟国的计划要求在年底前战胜德国,但是德国的抵抗比想象的更加顽强,直到1945年4月苏军和美军才在德国易北河附近会师。希特勒因为败局已定而自杀(1945年5月1日),一周之后德国最高司令部代表签字投降。战胜国拒绝同纳粹政府谈判,反而将德国划分为各个军事占领区,每一个占领国(苏联、英国、美国、法国)自由地建立了他们认为适合的地方政府。盟国试图统一整个德国的政策失败了,最终德国被一分为二:之前由英国、美国和法国占领区合并组成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由苏联占领下的地区建立了由共产党统治的较小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1945年的欧洲就像1918年一样成为了一片废墟。大规模的空袭破坏了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城市,交通被严重破坏,经济全面瘫痪。然而,在1945年以后的恢复比1918年要更加顺利,这主要因为全部的关注都放到了实现生产的正常恢复中。因此,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取得的发展和应对30年代大萧条的社会和经济管理手段都被应用到了战后欧洲的重建。

1949年以后的经济复苏尤为显著。在令人惊讶的短时间内,几乎全部修复了战争所带来的破坏。尽管和战前相比,欧洲失去了海外的殖民地,但是其所达到的强大的生产力和繁荣程度远远超过了战前任何时期。根本无法想象和平时期运用这种在战时开创的社会—经济管理模式所产生的惊人效果。欧洲的复兴同欧洲发起战争一样都证明,很多事可以让数百万技术人员在共同服从命令的条件下,通过相互合作而得以实现。这是比其他事情都重要的20世纪欧洲的主要成就,同时这也是共产主义和其他政权所共有的成就。只有日本人在大规模集中力量上取得了堪与之相比的成就,其余国家均落下风。

思想和文化

我们不知道在20世纪真正代表西方思想和文化重要创新的是什么。传统价值和思想无疑遭到了挑战,很多都被抛弃。或许由中世纪和近代先贤所界定的西方文明正在不断地遭到颠覆,这有点儿类似于其他文明(中国、印度和伊斯兰)意识到,他们传统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已无力应对西方的入侵时在19世纪所遭受的颠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