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基础与原理作战行动(第12/19页)

科贝特在其《七年战争》一书中引用一流权威之一克劳塞维茨的格言,并为其加上限制条件,科贝特的论述如下:[9]

我们所说的防御是更强更有力的作战方式,所指的是,如果计划得当,它只需一支很小的兵力。前提是,只是仅就一条一定的作战线而言。如果我对敌人将要展开的大型攻击毫不知情,我就无法将兵力集中在该线上,防御就会变得很脆弱,因为我方的兵力分散了,而分散的兵力被用于在敌人可能选择的任何一条作战线上阻击敌人了。

显然,一支强大到可在数条作战线上阻击敌人的兵力,就应该以其所拥有的优势进攻。美西战争中,面对塞韦拉的逼近,美国的集中方针却不得不被分散取代,分兵于西恩富戈斯和哈瓦那。这样不是在一个位置上发挥决定性优势,而是在两个位置上勉强维持着弱势。如果西班牙舰队的技术和战斗力与美国舰队相等,则胜负难料,唯一的安慰是敌人也会因此遭受损失。正如纳尔逊所说,他们无法在今年继续为害了,而另一支美国舰队便能控制海域。1904年8月10日以后,东乡平八郎就是这样做的。从纯军事角度来看,我很遗憾,西班牙人和俄国人的表现太拙劣了。

防御的不利条件尤其明显。它不仅是弱方无可奈何之下的应对之策,当作战线不止一条时[10],防御方还会因为难以确定敌人会在什么地方发起攻击而导致兵力分散。防御的有利条件,我已经在此前介绍过了,主要是可以充分准备,采取多种预防措施。当一方处于防御时,就应该认识到它本身已经没有持续向前推进的可能了,而敌人却能以优势兵力出现在防御方正面,除非防御方能在其行进中途骚扰并造成足够的损失,以缩小兵力悬殊的差距,没有了兵力差距,防御方可立刻进攻。防御方采取防御时,它应该握有一支虽然处于劣势却具有一定规模的战斗舰队,而且还要拥有海上边境,在该边境上占有一定数量的设防的港口,以便武装舰船在这里进行备战并作为基地退入其中进行休整。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防御。

我在这里主要讲述全部或部分为我所控制的海域的防御。除非这块区域仅靠本土,否则我国的利益就不会在这里获得全面的发展和巩固。加勒比海毗邻美国,所以,美国在该处所取得的各个位置,如巴拿马地峡地区、波多黎各、关塔那摩,与其他国家在当地所取得的一切地区相比,它们的价值更加重大。日本在远东抢夺而来的位置,使它在维持和巩固势力以及继续作战方面,比任何一个欧美国家在当地所占据的位置更有利。然而位于两个对手之间的海域便成为必争之地,如同从前处于奥地利和法国之间的日耳曼诸邦和多瑙河流域那样。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海战,西印度群岛和十三个美洲殖民地在内的这一地区,其情况也是如此。群岛和大陆连同其间的海域,是当时海战的主要战场,实际上,它们距交战的法国、英国和西班牙的距离相等。在陆上,控制如此遥远的区域须满足两个条件:掌握一些据点作为基地,以及拥有一支机动的野战军。然而,采取进攻态势还是防御态势,却要取决于野战军同敌人相比是强还是弱。海军则是海域中的野战军。

在防御中,强固要地的作用很大。当一支陆军以优势兵力向前推进时,它所控制的强固要地位于其后方,便能成为集结补给、辎重、增援部队的安全据点。如果严加守卫并确保它与野战军之间的交通安全,野战军也就可以自由机动。

查理大公在论述作战基地时曾强调指出:

这些据点必须严加守卫,使其能够独立,而不致担心设在那里的弹药仓库会有丢失之虞,也不致被迫抽调分遣队对其进行守卫,从而往往产生削弱野战军的不利影响,这样才能合乎需要。一位总司令首先被迫掩护其弹药仓库并留下部队对其进行警卫,他就绝不会采取迅速而大胆的行动。

查理大公的这段论述也适用于中间据点。

任何海军作战基地如果没有适当的防御,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这些基地对舰队来说相当有用,它们迫切需要设防基地。如果这些基地不设防,那么舰队就有可能暴露,海军的行动也会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