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第7/10页)
不过,像柴、干草、水、禾秸等这种可以成捆成桶扛抬的东西,有时候也由正规军士来搬运,现在他们叫作“勤杂兵”,因为这些工作就是他们的本职工作。
二十、士兵的储蓄。在古代,人们还创造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每当军士获得别人馈赠的金钱时,他都要拿出所得的一半寄存在自己部队的储蓄所里,由储蓄所替他们保存,避免军士一掷千金,或者在同伴间挥霍掉。大多数人,尤其是来自穷困地区的军士往往是得多少就花多少。
将钱存起来,对军士来说获利多多。因为他们原本是依靠国家财政吃饭的,现在将额外所得的一半的钱存到储蓄所里,他就拥有更多的积蓄了。对军队来说,这也有好处。因为,军士知道自己在储蓄所里有存款,他们就不会轻易开小差,而是更加注意自己的大队,在战斗中更加勇敢。这是符合人的天性的,人往往特别关心自己投入财产的事业。
这样一来,10个大队便有10只口袋。这些口袋里装的都是经过核算的铜币。此外,部队还设置了第11只口袋,整个军团将一部分钱存在里面,这是用来作丧葬用的:一旦有兵员阵亡,军团就从这只口袋里拿出一些钱财来作丧葬费。所有这些开支和账目都保存在旗手的文件箱里。所以,挑选旗手至关重要,他不但要为人诚实,而且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他还要善于妥善保管军团钱财,并为每个军士编造一份详细的账单。
二十一、军团中的升迁。我认为,罗马军团采取这样的编制并不完全是某些人的独创,而应该是天意使然。一个军团配置10个大队,构成了统一的整体,军士们就像在某个圆圈中运动,每个大队和各个部门都朝前运动,即从第一大队开始一步步升迁,直到最后一个大队,然后随着薪俸的逐渐增多,官职的逐步提高,又从最后一个大队返回来,在经过所有大队和部门之后,再度返回第一大队。
如此一来,一等百人队长,他在各大队、各部门任职之后,就在第一大队获得了享有无限特权的崇高地位,这是军团中其他军官无法跟他相比的地位。禁卫军首领的升迁也是如此。
军团中骑兵的升迁基本也是如此。虽然骑兵和步兵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但是由于他们在战争中是生死与共的兄弟,所以他们非常热爱自己的大队。所以,军团内部团结友爱,不管在各大队之间还是步骑兵之间都能保持完全的统一。
二十二、军乐。军团还有号手、司号兵和号角手。喇叭声起,往往代表着军士们应当投入战斗,第二次响起则代表着军士们应当撤退。每当司号兵的军号吹起,军团的军旗应当听从指挥。所以,凡是只需要军士执行某项任务时,喇叭就会响起,凡是需要移动军旗时,军号就会响起。在交战时,喇叭和军号往往齐鸣。
号角手发出的信号称作“典信”,这种信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典信”是在大将军出场时发出,或者是要对军士实施死罪惩戒时发出,而这必须要有上级的旨意才能吹响。
如此一来,如果军士要执行巡逻或者从事某项工作,或者到野外演习,一旦他们听到喇叭声,他们应该立即行动。在喇叭声再度响起时,他们一定要停止行动。每当军旗应当开进或者随后又使其静止将它插在地上时,那么司号兵应当吹奏军号。
不管是演习还是军事行动,一定要这么做。也只有这么做,军士才能在战场上容易辨清信号并按照信号采取行动,才能够确定上级是让他们发动攻击还是静候待命,是前进还是后退。这一切的含义是不言而喻的。我认为,但凡在战争中要做的事情,和平时期一定要先前演练,这是众所周知的军事常识。
二十三、部队训练。在谈完军团的编成和规章后,我们又要回过头来谈谈训练。在上文我已提过,“部队”这个名称源于训练一词。每天清晨和午后,年轻的军士和新兵都要练习使用各种武器。老兵和受过训练的军士虽然每天只训练一次,但是他们的训练从不间断。不管是年龄较大者还是役龄长的人,并不意味着他们懂得军事。一个军人就算他在部队待了很多年,但是如果他从来没有体验过各种训练,那他也只能算是一名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