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第8/10页)

不管是教头管辖下的人员,还是身处军营中的其他人都要学会使用武器,而且要坚持天天操练。现如今,这种武器几乎以展出品的形式出现在节假日的竞技场上。

机敏灵活就像在进行刀对刀、剑对剑的白刃格斗时的功夫一样,只有不断地通过体力训练才能获得。在学习这些技能中,他们还要学习如何保持队伍整齐,如何在作战过程中频繁运动而始终能够跟随自己的军旗,这点极为重要。

在训练有素的成员当中,这种错误几乎不会发生,但是对于乌合之众,出现混乱不堪的情况则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除了基本的训练外,他们还要用草人甚至用木桩做靶子进行认真训练,以便未来在战场上向敌人发起猛烈的攻击,砍劈敌人的身体两侧、头、脚。他们还要学习跳跃,练习出击,学会用三种方法从盾牌后露头,然后又用盾牌保护自己,一会突然快速奔跑跳跃,一会马上倒退后撤。他们还要学会从远处往草人靶子投掷枪矛,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命中率和增加右臂的力度。

为此,弓箭手和投石手将笤帚插进土里,将树条或者秸秆扎捆起来当成目标。他们经常身处距离目标600步远的地方,用箭或投石带将石块击中目标。因为平时的训练,他们在战斗中常常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投掷。

他们还要掌握把投石带在头顶上只旋转一圈便迅速将石块投掷出去的技能。此外,全军将士都要学习单手投掷小石块(大致1磅重)。由于这种方法相对来说较为简便,所以不需要使用投石带。

在平时的训练中,他们还要掌握使用矛和铅球实施攻击的技能。古人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让人吃惊:就算是冬季,全军将士也要进行军事训练。骑兵在一排排柱廊里,步兵则在类似于大厅一般的房舍内进行训练。这样的训练基地往往比较简陋,他们经常在柱廊和房舍上加盖瓦片或板条,倘若没有瓦片和板条,他们就盖上芦苇、苔草或者麦秸。如果碰到了极为恶劣的天气,部队就在这种顶盖下操练如何使用武器。

在冬季的其他时间里,只要不下雪、不下雨,部队就要到野外去训练,避免将士们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因为短暂的松懈而变得衰颓和虚弱。他们还要腾出一定的时间到森林中去砍伐树木,进行负重训练,跨越堑壕,到大海和江河中去游泳。他们要全副武装并且带着自己的背包进行快速行进或奔跑训练。时间一久,他们便形成了习惯,一到战场,他们便不会觉得难以应付。

所以,无论是军团还是辅助部队,我们都希望他们能够坚持不懈地进行军事训练。但凡受过良好训练的军人都渴望战斗,而那些没有经过训练的军人则惧怕战斗。

总而言之,我们要明白,在实战中,严格的军事训练比兵力数量的多寡更加重要、好处更多,因为一个连武器如何使用都不知道的军人跟老百姓其实是没有区别的。

二十四、为了某些利益,或者甚至为了赢得人们的喝彩,竞技运动员、猎手、驭手坚持每天训练,以保持和提高自身的技艺。军人是以双手来保家卫国的,所以,他们更应该进行坚持不懈的军事训练,以完善自身的军事技能,提高自己的作战能力。要知道,这样做,不但能够摘得胜利的桂冠,而且能够享有大量的财富。

一般说来,军人拥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和财富取决于军队的制度和皇帝对军队的态度。既然舞台上的演员为了博得观众的喝彩而进行艰苦的训练,那么军人不论他是新兵或者是颇有战功的老兵,他们都曾庄严地宣过誓,他们更应当每天都进行军事训练。他们要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为了大众的自由而战斗。“业精于勤”这个成语用在这里还真是贴切。

二十五、军团的装备和工具。军团获得胜利,往往不单单是因为占有兵力优势,胜利与部队的装备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部队的矛和标枪极为重要,它们能够穿透任何铠甲和护具,是任何盾牌都无法抵御的。

每个百人队都配备有“弩炮车”。弩炮车有专门拉车用的骡子。每个营帐要出1个人,共11人为它服务,负责操作、使用和修理。弩炮车投射距离的远近与它的体积成正比,它的体积越大,它所投射的箭镞的距离就越远。这些弩炮车的作用主要是保卫营地的安全,辅助战场中的己方部队发起进攻,它们在野战中往往位于重装步兵身后。不管是穿着铠甲的敌骑兵,还是有着盾护身的敌步兵都无法抵挡弩炮车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