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打蛇打七寸(第18/20页)

日军全都钻入了地下工事,苏军没有土行孙的本事,无法跟着追进去,不过他们自有土行孙都想不到的法子——就像虎头要塞那样,苏军向地下工事的通风孔、排烟孔灌入了大量汽油,然后点火燃烧,同时各出入口也被投放了大量炸药。

日本兵也是真能熬。一直到8月16日,庙沟防御才最终瓦解,除逃出约三十人之外,其他近一千余人抛尸庙沟,其中相当一部分死于汽油燃烧过程中的一氧化碳中毒。

中路苏军在突破防线后,迅速攻入东宁县城。因为要完成方面军交待的战略任务,主力部队未做过多停留,就继续往前推进。

南路苏军奉命进攻胜洪山阵地。胜洪山阵地隐蔽性很强,苏军没有找到阵地在哪里,而驻守此处的第一三二旅团第七八三大队倒也乖觉,没有向苏军开火。苏军以为胜洪山已无敌情,便随集团军主力一道离开了。

在远东战役中,苏军对每个绕过的要塞都不敢放过,怕的就是里面的日军会在适当时候跳出来袭击其后勤,乃至于配合其正面部队对突前的苏军进行迂回包围。第二十五集团军在主力绕过东宁要塞的同时,留下了第一〇六筑垒地域部队负责肃清余下日军阵地。

针对东宁要塞较为坚固的特点,集团军为筑垒地域部队配备了独立大威力榴炮二二三旅、独立特大威力炮兵三十四和一〇〇营,这两支部队中有两个大威力炮兵营专门实施直接瞄准射击,以摧毁要塞内特别坚固的工事。此外,为压制日军的支撑点,第九航空集团军还派来了两个轰炸航空师,对各支撑点进行周期性轰炸。

在得到这样多方面加强的条件下,筑垒地域部队组织突击队,有步骤地肃清了各支撑点和防御枢纽部的日军。从8月15日至25日,苏军一共摧毁了日军永备火力点八十二处。

胜洪山的阵地及其驻守日军起初一直未被发现。直到8月11日,当地的一位中国农民发现了日军出没的踪迹,遂向驻扎在附近石门子的苏军进行了报告。

视野范围内居然还有漏网之鱼,而且鱼还不小,苏军听了大吃一惊,赶紧对胜洪山阵地展开围攻。

战利品

第七八三大队凭借地上地下相结合的工事进行顽抗抵抗,而苏军则主要通过炮兵实施集中攻击,有时一天发射炮弹竟达三千发。日军阵地上硝烟弥漫,因长时间呼吸浓烟,有不少日本兵都出现了中毒现象,头晕目眩乃至不思饮食,有的还必须当场进行急救。

炮击期间,胜洪山山体的岩石被削平一米多,最深的弹坑炸出十米多深,整座山几乎都已经变形了,但是苏军始终都无法顺利夺取对方阵地。

当时第七八三大队的无线电台和收音机都坏掉了,自然不知道日本已经宣布投降的事,苏军多方劝降也白搭,双方就这样一直僵持着,持续了十八天之久。

后来有人打听到,日军第三军后勤参谋河野贞夫中佐曾在东宁待过,于是就用飞机将他从牡丹江接了过来。河野打着白旗走上胜洪山,向第七八三大队长斋藤俊治大尉出示天皇的终战诏书,并传达了停止战斗向苏军交出武器的命令,日军这才完全放弃抵抗。

8月30日,斋藤俊治率大队余部缴械投降,这是日本正式宣布投降后的最后一次战斗,东宁要塞也由此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

一群苏联士兵站在松花江边的哈尔滨银行前庆祝胜利,左胸上佩戴的勋章展示着他们在远东战役中所获得的军功。

根据战后苏联情报局发布的数据,在远东战役中,苏联红军共消灭关东军8.4万人,俘虏59.3万人(包括投降在内),苏军自身损失3.2万人。

在参加远东战役的157万苏联红军中,有92人获得“苏联英雄”的称号,所有官兵都获得了“战胜日本”奖章。另外,战功卓著的部队也被授予特别称号,比如远东第一方面军中就有十六支部队被冠以“乌苏里”称号,十九支部队被冠以“哈尔滨”称号。

9月2日,日本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当天,斯大林在莫斯科发表了对日战争胜利的演说,宣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完全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