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第4/5页)

杨云枫觉得蔡云邈说得在理,于是向首长汇报之后,决定采取派部分一一〇师官兵“逃跑”回去“现身说法”的方式进行劝降。在商量派什么样的人前去执行任务时,蔡云邈主动提出让一一〇师中的中共党员前往。

杨云枫问明这些中共党员目前在部队里的任职情况后,对蔡云邈说:“派他们过去可以是可以,但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些同志大都是队伍里的营、连长之类的骨干,十二兵团总部或有些部队的人可能认识他们,会怀疑他们加入共产党并和你一道合谋了起义,容易引起敌人怀疑,碰到一些顽固分子,很有可能对他们痛下杀手。我们还是找一些生面孔的普通士兵,让他们假装什么都不知情,完全是被动地跟着过来的。对方会以为他们也是受蒙蔽者,不会对他们过多怀疑,这样危险性会小一些。”

蔡云邈仔细想了想,认为杨云枫考虑得比自己周全,表示完全同意他的观点。两人一番商量后,便一起来到正在整训的下面两个团的驻地。其中一个团的团长是中共党员,叫曲振东,蔡云邈让他在团里挑出十个人分头派出去。曲振东明白杨云枫和蔡云邈的用意后,在整训中表现比较好的一营里做了摸底,可是许多人都有顾虑,没有人主动报名。

大家议论纷纷,其中一个姓祁的士兵说:“我们已经起义了,再返回去很危险,他们会说我们是叛徒,要是把我们枪毙了,那家里的人怎么办?”

另外一个外号叫“骆驼”的士兵说:“我们过来的时候就已经快断炊了,现在虽然空投了一些粮食,但人多粥少,连塞牙缝都不够,我们如果回不来不是又要在那里挨饿吗?”

针对战士们提出的诸多顾虑,曲振东都记下来,然后向杨云枫和蔡云邈做了汇报。三个人在一起进行了仔细研究,最后决定由杨云枫前去解答大家的疑惑。

在正式动员会上,杨云枫恳切地说:“我很能理解大家的顾虑,你们所想的我们也都想到了。我觉得,大家完全可以放心。经过我们研究决定,凡是主动报名去的,完成任务后平安回来,都给大家记功并且将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万一去后有什么不测,家里老小今后的生活将由我们管起来。如果大家不信,待选好人后我们可以一起签字画押。”

杨云枫的一番话就像一块大石投入了平静的池塘,下面坐着的人立马嗡嗡嗡议论了起来,过了一会,一个人突然站了起来,说:“我报名,我去。”大家循着声音望去,是一连三班的班长倪永福,这个人是安徽金寨山区的,家里特别穷,当初是被抓壮丁抓过来的,在国民党部队里受尽了兵痞子的欺压,这次跟着部队起义到了解放军这边,切身感受到这里与在国民党部队里不一样的氛围,他从心里感到高兴。听到杨云枫的一番话,心里暗暗琢磨了一阵,最后下定决心第一个报了名。

“说说你为啥愿意去?”杨云枫望着倪永福期待地问道。

“我能说实话吗?”倪永福问。

“在咱们共产党的队伍里不兴说假话,心里想啥就说啥!”杨云枫回答。

“我愿意去,因为我觉得这件事划算。”

倪永福的一句话引起大家的一阵哄笑。

“咋个划算法?”蔡云邈笑着问道。

“我自己主动报名去,如果能全须全尾回来,也算为解放军做了一件好事,还能得到奖励,多好的事啊!”倪永福说。

“要是回不来呢?”杨云枫追问。

“咱们都是当兵的,当兵打仗总是有风险!退一万步讲,就是我自己被打死了,爹娘和兄弟姐妹还有共产党照顾着,我还有什么顾虑呢?!这些还不是我想得最多的,我有三个老乡在十四军,之前听他们说,部队里人心早就散了,如果这样的部队与解放军硬碰硬地交手,说不定我那几个老乡的命可就没了。我要能趁早去劝说他们投诚,说不定还能救他们,都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去一趟不知能造多少级浮屠啊,大家说划算不划算?!”

倪永福的一席话让还在犹豫当中的一些人豁然开朗,他一带头报名,很快十个名额就报满了。杨云枫、蔡云邈称他们为“十大壮士”,一番肯定后,立马与他们签订了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