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第3/5页)

小李家位于临涣镇东面大约七八公里的地方。村子比较小,只有几十户人家,非常不起眼,国民党怎么也不会想到指挥千军万马的共产党的淮海战役总前委指挥部会放在这么一个简陋的地方。

李前明家坐落在村子的南头,为坐北朝南的一座两进的院子,总共有十多间草房,是较为合适的指挥部用房。村长悄悄找到李前明,问:“前明,能不能先暂借你的房子用上一段时间?”

李前明回答得很干脆:“房子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不租不借!”

“前明,我还没说做什么用的,你就把话说死了?!”

“那干啥用呢?”

村长说:“南边不是正在打仗嘛,是我们解放军的首长过来,在这里指挥战斗。你放心,用你家的房子不但会完完整整地还给你,还会补贴你家一定的费用和粮食……”

李前明没有想到自己家的房子被解放军的大首长看上了,兴奋极了,他一点没有迟疑,立即回答:“原来是这样!钱和粮俺不要,俺马上回去打扫,给首长腾地方!”

“前明,你可要向我保证,首长住在你家的事,你不能向外说,就连小孩外婆和舅舅都不能说,做得到吗?”村长严肃地说道。

“老村长你就放心吧!俺做得到!不要说他们,对老婆和孩子俺也不说住的人是谁……”李前明坚定地回答。

李前明一家人很快就搬到前院一间草房里,并且把其他的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当天指挥部就搬到了小李家,从11月23日到12月30日,淮海战役总前委在此度过了关键的三十八天时间,李前明家不起眼的几间草房由于特殊时期发挥的重要作用,也被永久记录在了辉煌的革命史册中。

对被包围的黄维十二兵团,解放军一方面采取军事打击的手段,逐步歼灭外围顽抗之敌,不断缩小包围圈。另一方面,开展了各式各样、声势浩大的政治攻势。12月2日,杨云枫接到上级命令,即刻离开徐州马家大院,再次前往安徽濉溪双堆集地区。原来,总前委要求华野和中野对敌工作部联合行动,全力开展对被包围的十二兵团相关部队的策反和起义动员工作,力求彻底瓦解分散十二兵团的军心。华野司令部考虑到华野部分纵队在双堆集战场上,主力纵队正在追击杜聿明的几个兵团,便指示杨云枫处理好徐州相关事务后,重返双堆集,与中野敌工部一道完成总前委交给的特殊任务。

抵达双堆集地区后,杨云枫首先来到了蔡云邈部队的驻扎地。此时蔡云邈率领的一一〇师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起义后的整顿及思想教育工作。

“云邈,我这次回来准备和你一起携手再大干一场。”杨云枫说完,把自己此次前来执行的任务详细介绍了一遍。

“太好了,咱们老同学一起再同台演一出好戏。”蔡云邈兴奋地说。

“一一〇师的行动算是给那些有意起义或投诚的国民党军队的官兵起到了示范作用,据你看,十二兵团中哪一支部队还有可能?”

蔡云邈对十二兵团的情况非常熟悉,他想了想说:“十二兵团中各军的情况不一样,十八军一直由出身于黄埔军校四期的胡琏管理,属于陈诚土木系,从上到下对蒋介石是死心塌地,劝说他们投诚一时难度较大。八十五军因内部派系纷争严重,并非铁板一块,可以有选择地争取,十军和十四军由于不是嫡系部队,屡受排挤,在忠诚度方面则大打折扣。”

杨云枫说:“那我们就根据这些部队的情况分批去做工作。”

蔡云邈低头思考了一会儿说:“综合分析,我觉得可以从八十五军二十三师、十军以及十四军下手试一试。我们一一〇师起义后,二十三师内部军心不稳,存在可以利用的空间。十和十四军经过这一段时间大小战斗已经受损不少,编制也不全了,有的队伍勉强拼凑在一起,官兵普遍存在厌战心理,劝他们投诚,可能性还是有的。”

“对怎样开展劝降工作,你有什么建议?”杨云枫问道。

蔡云邈回答:“人是铁饭是钢,现在不是缺粮吗?找几个起义过来的士兵,让他们带上些吃的,再带上些宣传材料。通过他们现身说法,效果可能会比较好。国民党官兵中普遍存在着顾虑,他们对解放军的起义、投诚、俘虏等政策不了解,有着强烈的惧怕心理,关键是要想方设法让他们知道我们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