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第5/5页)

把十个人单独集中起来后,杨云枫对他们进行了培训。内容涉及怎么样过去,带什么东西,过去后怎么说,遇到被抓被审怎么办等等。除了反复训练,杨云枫和蔡云邈一起还对他们进行了现场情景模拟,觉得差不多了才让他们分头行动,在夜色掩护下悄悄潜入了双堆集二十三师、十军以及十四军的阵地。

十个人自称是被俘后又释放回来的士兵,把带的食物分给了一帮饥寒交迫的士兵,同时也把携带的传单悄悄地散发出去,把解放军优待俘虏的情况也绘声绘色地描绘了一番,说在那边能吃得饱,能穿得暖,不想打仗还可以领到粮食盘缠回家,当官的不打人,官兵平等……不少十四军的士兵听了非常羡慕,起了向往之心。当然他们也无一例外地被审查,因为事先经过了培训,对付起来大多得心应手。

但倪永福遇到了麻烦,对方对其进行了超出常规的审讯,刚开始他还能对付,后来问急了,缺乏经验的他说了一句:“我要见长官。”

审问的人问他:“你要见哪位长官啊?”

“我要见熊逢秋长官。”

“熊长官是你说见就见的?!”一个审问的人抬手就要打。另一个人说:“我们还是报告一下吧,也许他真有什么事。”

当即他们向上面报告了,来了一个当官的,众人都叫他李参谋。李参谋说:“我是熊军长派来的,你有什么事尽管给我讲,我保证转达给他。”

完成任务心切的倪永福信以为真,他从裤子夹缝里掏出一封信,交给李参谋,说:“这是放我回来的时候,有个姓杨的部长交给我的,让我无论如何要交给熊长官,说是非常重要。”

李参谋问:“还有别的话说吗?”

倪永福说:“没有了。”

“没有就滚吧。在队伍里不要乱说乱讲。”李参谋拿着信回到十四军的军部,把这封信交给了谷副军长。谷副军长打开一看,竟是刚刚起义的一一〇师师长蔡云邈写给熊军长的亲笔信。

谷副军长认真看了这封信,蔡云邈的来信可谓情真意切,先是叙说了多年的情谊,又讲到在国民党内部这么多年来所见所闻的腐败丑陋之事。他在信中明确指出国民党必然覆亡的命运是不可避免的,希望熊军长能幡然醒悟,投奔光明。现在十二兵团被围双堆集,部队缺粮少弹,再战下去只能致使更多的人死亡等等。谷副军长越看越生气,认为此信如果落到对党国已露不忠端倪的熊军长手里,必将后患无穷,于是“唰唰唰”几下就把信撕得粉碎。

顽固的谷副军长对共产党这一套十分惧怕又无可奈何。在这样的情势之下,解放军的政治攻势比机枪大炮更能瓦解军心。在对面的解放军阵地上,竖着不少门板,上面贴满了“解放军优待投诚之人”“放下武器才是最好的出路”“共产党为人民打天下”等标语,国民党的阵地上也时常飞来“劝降”宣传单,他曾下令阻止官兵捡拾并严禁看这些东西,尽管三令五申,仍然屡禁不止。更可怕的是对面阵地上的解放军的广播,从早到晚播放着黄百韬兵团被歼灭、八十五军一一〇师起义、杜聿明集团撤出徐州城等消息,听得战壕里的国民党士兵惶恐不安,战战兢兢。

倪永福被谷副军长下令残忍地枪杀了。虽然倪永福送出的信没有起到效果,但其他人送出的信却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一位姓李的士兵潜回到八十五军二十三师后,把解放军的政策悄悄转告了几位师长和副师长。二十三师原是湖南湘军旧部,并非蒋介石嫡系,一直在八十五军受窝囊气,解放军的政策对他们触动极大。12月9日,解放军猛攻该师据守的小王庄,师长黄子华要求补充弹药和派坦克来增援,均未得到满足。黄子华认为这样打下去,弹尽粮绝的二十三师必定全军覆没。正在他犹豫不决之际,对面解放军在阵地前放置了大量食物和药品,并表明赠送给二十三师官兵。在强大的政治攻心面前,黄子华当即决定放弃抵抗。派手下人和那位李姓士兵一道越过防线与华野七纵接洽,商谈具体事宜。最后于12月10日晚率二十三师师部及所属两个团和二一六师余部共三千余人投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