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7页)
进入10月后,在杨云枫领导下,各组情报源源不断地汇总到华野司令部。
徐州组传来了消息:“济南战役后,国民党为应付我军南下攻势,以徐州为中心,于其东西两翼郑州、东海段布防,以二、七、十三等兵团控制徐州两侧,以十六兵团及第四‘绥靖区’刘汝明之五十五军、六十八军控制郑、汴、商地区,以第三‘绥靖区’冯治安之五十九、七十七军置于徐州东北临、峄、邳地区;以第九‘绥靖区’李延年之四十四军控制东海、连云港地区。以便能够控制陇海路一线……”
苏北组上报侦察情况:“黄百韬七兵团驻扎宿北新安镇,二十五军布防阿湖地区,六十三军在新安镇、红花埠、杨家集、南北劳沟地区,六十四军在高潭沟、丁集地区,一〇〇军在新安镇西北王家庄地区,孙良诚一〇七军在睢宁地区,另归其指挥之鲁保一旅王洪九部在郯城地区……”
徐西组的情报也送来了:“10月下旬,中野先后攻克郑州、开封,乘胜进逼商丘、砀山,敌人以七、十三兵团控制徐海间新安镇、曹八集地区,意图阻止南下的解放军;以二兵团控制徐西砀山,意图阻止我军由鲁西南南下;同时将由郑州、开封退守商丘的十六兵团及四绥区刘汝明的两个军,南调蒙城、永城,意图加强徐蚌西侧,阻止我中原野战军东进,另从平汉方面抽调黄维的十二兵团北上太和、阜阳,意图确保徐蚌……”
杨云枫将一系列情报汇总后,及时上报给了粟裕。10月5日,华野在山东曲阜召开师以上干部会议,一是研究淮海战役作战方针,二是贯彻中央政治局9月会议精神,落实“统一作战意志,调整内部关系”的指示,同时开展战前组织纪律性教育。
在曲阜会议上,各纵队参会人员分别汇报了所掌握的情况,之后大家就如何打,先打哪里,后打哪里,部队如何展开战役布局等等问题展开讨论。大家畅所欲言,气氛非常热烈。粟裕不动声色,一边默默地听着大家的发言,一边认真进行着思考。
不大的会议室里弥漫着一股大战前抑制不住的亢奋情绪。
会议决定,所有部队在休整期间,大力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和准备打更大胜仗的思想政治动员工作。
在纪律性教育和思想动员中,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反而后发先至,走在了其他部队的前列。这支队伍组建于1947年1月,当时将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合并成立华东野战军时,同时成立了陈锐霆任司令员的特种兵纵队。
特种兵纵队下属的火炮团辖有高炮营、野炮营、山炮营、榴弹炮营、骑炮营以及迫击炮营,主要任务就是配合其他纵队作战。在部队突击之前,先调集适合的炮种进行轰击,摧毁对方的工事、碉堡、暗道、巷道等防御设施,为地面部队最后发起冲锋扫除障碍。
当初和杨云枫一起奔赴延安的杨云震就在这支部队里。和堂哥杨云枫相比,云震的文化水平稍低一些,来到延安后直接进了部队,和新兵一起进行训练。但杨云震脑瓜灵活,接受新知识快,再加上训练刻苦,进步神速。由最初的班长、排长,没几年就已经升到了营长。期间,他带领部队和日本人、胡宗南部队较量过多次,先后立过一次一等功和两次二等功。
后来,山东枣庄和微山湖一带拉起了铁道游击队,闹得动静挺大。共产党为了加强对地方武装的领导,准备选派一位对苏鲁交界地区风土民情比较了解的人。杨云震符合条件,就被派回家乡工作。1945年8月日本鬼子投降后,苏鲁地区的地方武装接受了八路军改编,加入了特纵部队。经过战火的洗礼和磨炼,杨云震现在已经是火炮团的团长了。
在抗战中,杨云震作为指导员,和战友们一起爬飞车、搞机枪、炸火车、炸桥梁,有效地打击了日本鬼子控制的津浦铁路运输线,牵制了日本鬼子的有生力量。有次回老家探亲,曾给堂弟杨云林一帮人透露了一点自己作战的小故事。
云林问:“听说你所带的游击队主要在铁路上活动,专门夺日本鬼子的物资,毁日本人的军列,是真的吗?”
“不错,我们队员那是真厉害,他们可以飞身爬上火车,然后拧开货车的车门,把车上的机枪、步枪和子弹箱往下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