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阿拉伯人对叙利亚的征战行动(632—655 A.D.)(第8/11页)

赫尔蒙山位于波斯拉的附近,山区的泉水在德卡波里斯平原成为激流,或称为10个城市的平原。海洛马克斯河被误传为叶尔穆克河,经过很短一段流程以后,注入太巴列湖[306]之中。在这条名不见经传的溪流两岸,发生了一场漫长而血腥的战斗(公元636年11月)。在这个极关紧要的时刻,公众的需要和阿布·欧贝达的谦虚,使最有能力的穆斯林负起指挥的责任。哈立德在正面亲自督战,他的同僚把自己的位置设在后卫,阿布·欧贝达那受人尊敬的容貌和风度,以及看到穆罕默德展示在查巴城外的黄旗,使混乱状况的逃兵恢复秩序,再度投身战场。德拉尔的姐姐带着一群阿拉伯妇女组成最后的阵线,她们接受征召来参加圣战,对于运用弓箭和长矛都非常熟练,就是在遭到囚禁时,也会防护自己的贞节和宗教,绝不能让未受割礼的敌人强奸得逞。[307]将领鼓舞士气的讲话简短有力:“你们的前面是来世的乐园,退后就会堕入地狱永不超生。”然而罗马骑兵的攻击是如此猛烈,阿拉伯人的右翼被攻破,与主力分离。他们陷入一团混战之中,被迫后退3次,在妇女的厉声咒骂和拳打脚踢之下,转过身去重新发起3次冲锋。阿布·欧贝达利用作战行动的空隙去探视弟兄们的帐幕,为了延长他们的休息时间,把2个不同时段的祈祷重复朗诵一次,亲自包扎他们的伤口,用适切的言辞来安慰他们,说不信者只能获得痛苦无法享用报酬。4030名伊斯兰教徒葬身在战场上,由于亚美尼亚弓箭手的战技出色,使得700人可以吹嘘他们在服役中立下大功,以至于失去一只眼睛。

叙利亚战争的老兵认为这一天的困苦和战况的变化前所未见,但是同样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数以千计的希腊人和叙利亚人丧生在阿拉伯人的刀剑之下,很多人战败在森林和山区里,接着惨遭屠杀,或是找错了徒涉的地点被叶尔穆克河的激流淹死。不论损失有多夸张[308],基督教的作者深感悲悼,认为是他们的罪孽令他们遭到血流漂杵的处罚。罗马将领曼纽尔战败而死在大马士革,也有人说他在西奈山的修道院得到庇护。迦山的国君贾巴拉在拜占庭的宫廷当流亡人士,对阿拉伯的生活方式极为怀念,自己何其不幸竟会选择基督教的事业。[309]他一度想要接受伊斯兰教的信仰,但是在麦加的朝圣期间,他受到激怒殴打了一位弟兄,惊慌逃走,以躲避哈里发主持正义的严厉处分。胜利的萨拉森人在大马士革享受一个月的欢乐和休息,阿布·欧贝达用审慎的态度分配战利品,每个士兵和他的马匹都可以分得一份,有阿拉伯血统出身的高贵战马得到双份的奖赏。

(六)攻占耶路撒冷、阿勒颇和安条克(637—638 A.D.)

罗马军队在叶尔穆克河之役后不再出现在战场上,萨拉森人已无后顾之忧,接着在叙利亚防卫森严的城市中,选出下一个攻击的目标。他们向哈里发请示,应该向恺撒里亚还是耶路撒冷进军,听从阿里的意见决定立即围攻后者。从异教徒的观点来看,耶路撒冷不过是巴勒斯坦排名第一或第二的首府,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却认为耶路撒冷是继麦加和麦地那之后,最受尊敬和应该朝拜的城市,摩西、耶稣和穆罕默德本人的降示,使得圣地的庙宇有崇高的名声。阿布·苏富扬的儿子奉派率领5000名阿拉伯人开始首次的试探行动,想要用奇袭夺取或者使对方接受投降条约。阿布·欧贝达的军队在第11天全部到来,将整个城镇围得水泄不通。他按照惯例向伊利亚[310]的军事首长和人民招降:

愿健康和快乐赐给每一位追循正道的人。我们要你们做证,阿拉是唯一的真主,穆罕默德是他的使徒。要是你们拒绝接受,可以同意你们支付贡金,接受我们的统治。所有这些要立即决定不可延迟。否则我就带领人马来对付你们,这些人乐于赴死在所不辞,哪像你们只会饮酒吃猪肉。你们的恶习不会影响到我们,但为了让真主愉悦,我会杀绝那些为你们作战的人,把你们的子女当成奴隶。

然而整座城市有坚强的守备,四面都是深邃的山谷和陡峭的斜坡,自从叙利亚受到入侵以后,紧急修复了城墙和角塔。叶尔穆克会战最勇敢的逃亡人员,全在这个最近的收容地点停留下来。为了保卫基督的陵墓,本地人和外乡客都能感受到宗教狂热的火花,虽与在萨拉森人胸中燃起的熊熊烈焰还是无法相比。耶路撒冷之围延续了4个月,出击和进攻的行动几乎无日无之,防壁上的投射器具一直在不停地操作,严酷的冬天为阿拉伯人带来持续的苦难和生命的摧残。基督徒最后还是屈服在围攻军坚毅不拔的意志之下。索弗洛尼乌斯教长在城墙上现身,一名传译大声转达召开会议的要求。在劝说哈里发的部将停止亵渎神圣的行动不能产生成效以后,教长用人民的名义提出公正的投降条约,其中包括一个很特别的条件,为了保证条款的履行,请求欧麦尔运用职权亲自前来予以批准。这个问题在麦地那的会议中被提出并引发了讨论,鉴于地点的神圣和阿里的规劝,众人说服哈里发要满足士兵和敌人的意愿。他的旅程极为简单,却比皇家排场的虚荣和压迫,令人印象更为深刻。波斯和叙利亚的征服者乘坐一头红色的骆驼,除了本人以外,还载着一袋谷物、一袋椰枣、一只木碗和一皮袋的饮水。无论他在何处停下来休息,都邀请同行人员来分享家常的食物,完全没有阶级的差别,教徒领袖的祈祷和布道使得用餐更为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