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棋逢对手:徐达与王保保的太原对决战(第7/8页)

这次出兵东向大都,豁鼻马随军征战,一直担任中军护卫,其敬业程度甚至都令王保保有些感动:一样都是辛苦行军,豁鼻马却是歇马不歇人,“铁人”一般指挥部下搭建中军营帐,安排警戒卫士,不分昼夜巡逻于中军外围,王保保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决定:此战过后,一定要向朝廷索要个爵位,奖励一下这位忠勇部将。

岂知,这位忠勇部将此刻已经大开寨门,经过核对暗号之后,放进了郭英所部三百精骑,不但如此,还积极带路,直奔王保保中军大帐而来,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是小儿也具备的常识!

元军营寨之中,这一夜不断有陆续到达的零星骑兵,所以大营之内有骑兵开进极为正常,各部将领都在积极养精蓄锐,准备应付明天必有的血战,谁有闲心理睬这支深夜行进在军帐之外的小部队?

所以,郭英所部顺利接近了王保保中军大帐,直到被王保保贴身亲兵发觉,才呐喊一声,纵马开始无情砍杀。

三百死士此刻处于元军心脏,哪里还有任何慈悲之心?一半骑兵按照计划分散各营放火,一半勇士随同郭英直扑王保保所在营帐。

豁鼻马何在?指挥本部士兵按照约好信号,一个个火把高举,打开了所有寨门,迎接徐达主力大军进寨去了。

王保保左右亲兵都是从历次血战中选拔出来的特殊人才,第一手头硬朗,第二不怕死,第三无限忠于主将,这些一二三俱全的士兵岂肯让郭英所部轻易冲进大帐?自然要舍命厮拼,能耽搁这些不明敌军一刻便是一刻,但愿能给主人战斗出脱身时间!

唯有一点:一贯在马背逞英雄的蒙古勇士们现在却是在步战,深夜警卫中军,谁还把战马带在身边?而郭英所部却是一个个烈马长枪,大刀强弩,战马撒开,来往奔驰,大部因长期骑马而导致罗圈腿的卫士们不大习惯步战,根本接近不得来敌,便一个个倒在乱飞的骑弩之下,激烈的抵抗只见动静不见成效,片刻之间,卫士死伤殆尽,郭英所部骑手们长枪挑开了王保保军帐门帘!

谁知,人算不如天算,就在这片刻之间,大帐中已经没有了人影,明军紧急搜索,仅仅找到了一只华贵马靴,看来王保保已经光着一只脚丫逃命去了。

一个细心的士兵发现了“猫腻”:中军大帐后面已经被利器划开了一个大大裂缝,看来王保保就是利用这人为缝隙挤出了营帐。

郭英也无奈了:此刻,黑暗中的元军营区已经烈焰四起,人喊马嘶乱成了一窝蜂,一团团无头苍蝇般到处乱撞,哪里还能去寻捕一个不起眼的赤脚王保保?

此刻,十里远近,号炮连连,常遇春已经指挥各部杀入元军营区,但也就是大队奔驰呐喊而已,或许能遇上几个手持武器的蒙古人,但也多是立即丢掉手中家什,或是高高横举就地跪倒,做好血战心理准备的明军哪里有血战的机会?

蒙古人全军大乱了!聪明一点的将领紧急约束部下士兵:就地安静,注意防火,不要擅出营帐,等待情况查明后再做下步举动;机灵一点的士兵纷纷拉出战马,别管有无马鞍,跳上就是一鞭,别管将来如何,眼下窜出这是非之地才是上策。

王保保其实就属这类机灵人。

王保保坐在床头,正刻苦秉烛夜读之时,突然听到帐外喝问“口令”,随即不但听不到正确回答,反而马蹄声骤起,接着便是一片喊杀声,凭直觉,王保保立时醒悟到:敌军重兵杀到中军,完了!

凝神细听,城东十里外竟然传来隐隐炮响,再结合到几步远的兵器相交之声,王保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断:这是多大阵势?今夜凶多吉少也!

喝令左右速报敌情,可是,左右唯有两个服侍夜读的书童,哪里还有人接令?再加上营外已经喊杀连天,看来大营内外有变,应该决断自己行止了!

为大将者,理应迅雷击于顶而色不改,身处险恶之境,更显将军风采,还犹豫什么?行动吧!

王保保急忙丢开书本,兵书合上的那一霎那,王保保竟然看到一行字闪过:“三十六计走为上! ”下床急寻马靴,却才蹬上一只,敌军杀声已经逼近大帐,来不及了!

急切之际,连细想都已无暇!哪还顾得上穿戴齐整?莫非衣帽整齐地做了战俘就光彩几分?于是,王保保赤着一脚,挥刀劈开后帐,这蒙古帐篷的确优点极多,还就是易于破壁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