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第7/31页)

刘邦立即派人策反了黥布。黥布是项羽手下的焊将,为项羽多次立过大功。黥布叛变使项羽非常恼火,项羽派出去平定黥布叛乱的大将就是龙且。

黥布是著名焊将,汉十一年,刘邦抱病平黥布叛乱,其时项羽已死七年,但是,刘邦看见黥布的军阵如同项羽的军阵还非常胆怯。此仗虽然刘邦取得了胜利,可是黥布的军威仍然为刘邦所重。刘邦尽管病得非常重,还不得不抱病出征,派谁去平黥布之乱他都不放心。为什么呢?黥布太有才了!可是,当年黥布背叛项羽之时,项羽派去平定黥布之乱的却是龙且。龙且在项羽心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龙且去平定黥布之乱的结果如何呢?《史记·黥布列传》有一段非常翔实的记载:

布曰:如使者教,因起兵而击之耳。于是杀使者,因起兵而攻楚。楚使项声、龙且攻淮南,项王留而攻下邑。数月,龙且击淮南,破布军。

龙且仅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平定了黥布之乱!黥布是悍将,连刘邦都怯他三分,可是龙且竟然打败了黥布。这说明什么?说明龙且深得项羽信任,说明龙且比黥布更高明、更凶悍。龙且的军事才能由此可见。

在长达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中,龙且的事迹被《史记》记载下来的并不多,其中,最为翔实的只有一次:韩信攻占齐地之后,项羽派龙且率兵救齐。

刘邦最后在军事上打败项羽的最大优势,就是他手下的韩信攻占了黄河以北的全部地盘,灭掉了魏国、代国、赵国、燕国、齐国。特别是韩信破齐,对项羽的震撼最大!

项羽一向非常重视齐地(今山东一带),当年齐地田氏与关中刘邦几乎同时造反,项羽弃刘邦而攻田氏即是一例明证。因为齐地接靠彭城,齐地对西楚国的威胁比起关中的刘邦要大得多。所以,韩信拿下魏、代、赵、燕诸国,项羽都未及时应对;而韩信拿下了齐地,就立即引起项羽的高度重视。

项羽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派龙且率兵救齐。龙且临危受命,说明了他在项羽心中的地位仍然是男一号。

但是,这一次龙且救齐,面对的对手是韩信。韩信、彭越、黥布是帮助刘邦最终打败项羽的三员大将,但是,黥布的军事才能远不能与韩信相比;龙且可以打败黥布,但他能够打败韩信吗?

龙且到达齐地之后,与齐王田广合军一处。龙且带了多少军队?史书记载是“号称二十万”。据我估计,龙且所带军队应当是十万,而且是项羽从荥阳战场上抽调的十万精兵。项羽与刘邦在荥阳对峙的二十八个月里,始终占有上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项羽的兵力从未少于刘邦。但是,汉四年刘邦最后追杀向今安徽撤退的项羽军队时,刘邦是二十万军队,项羽只有十万军队。项羽的军队为什么越打越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应当是龙且带走了项羽的十万精兵。这可是项羽的看家资本啊!连这种资本都舍得投入,可见项羽对收复齐地何等重视。

龙且是西楚国的桿将,十分善战。龙且到了齐地,有人向他建议:韩信的军队是远道而来的胜利之师,军锋正盛;我们是本土作战,应当深壁坚守,然后让齐王田广到各地宣传齐王尚在,这样,各地被韩信征服的齐城就会倒戈反汉。韩信远道而来,如果齐地都倒戈反汉,韩信的军粮问题很难解决。到了汉兵断粮之日,岂不是不战而降汉军吗(人或说龙且曰:汉兵远斗穷战,其锋不可当。齐楚自居其地战,兵易败散。不如深壁,令齐王使其信臣,招所亡城。亡城闻其王在,楚来救,必反汉。汉兵二千里客居,齐城皆反之,其势无所得食,可无战而降也)?

应当说,这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计谋,但是,龙且听不进去。龙且是项羽手下第一桿将,他击败过悍将黥布,从未打过败仗,但他的胜仗从来都不是靠智谋,而是在进攻战、遭遇战中打败对手的。龙且认为如果这样不战而胜韩信,自己也没有一点功劳了(且夫救齐,不战而降之,吾何功)。更要命的是,龙且认为韩信非常容易打败(龙且曰:吾平生知韩信为人,易与耳)。这一仗如果打胜,整个齐地可得其半,于是,龙且决定迎战韩信(今战而胜之,齐之半可得,何为止?遂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