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立宪改革的起点:慈禧亲自提拔袁世凯(第8/10页)
说完,这些直隶官员一脸无辜地望着这位袁总督,那意思就是明摆着:要银子没有,要命您也拿不去,想摘掉我们的顶戴您还得请示朝廷,您看着办吧。
老袁一言不发地走出去了。没过几天,他又回来了,重新把这些人叫在一起开会。这次,他还是那么客气,他痛心疾首地告诉大家:各位大人啊,天津的那些票号掌柜(银行老板)实在是太可恶了啊,他们竟然告知诸位在票号里都有巨额存银。各位知道,自朝廷新政以来,整顿吏治、查贪反腐也是我们的工作重心,此事事关诸位官声廉洁和前途,本督不得不派人去查验,查验结果证实所言不虚。但本督绝不敢相信那些存银就是诸位大人的,一定是某些不良掌柜冒用了诸位的名义作为户头,以吸引更多的存银,为了惩戒奸商和整顿市场秩序,本督已经下令把那些有冒名之嫌的存银全部封存了,众位大人看这样处理如何啊?
话音刚落,有人当场一口气上不来,袁世凯说得对,在这个非常时刻,反腐的高压线是不能碰的。大家只好强忍着内心的疼痛,连声说道:“大人您封存得对!封存得对!我们可以保证,那些存银绝不是下官的,绝不是下官的!”
“真的不是吗?”袁世凯很关切地问。
“不是的啊,大人!您看那像是我们的吗?我们一脸菜色……”有人站起来,拍着胸脯表示。
“那好,我们就把封存银两全部充公,上缴国库!”
装修银两的问题解决了,对于老袁来说,这下他连还都不用还了。不过从此之后,大清官员们都知道把银两存在票号里是不太安全的,票号也归朝廷管,他们想什么时候拿走就能什么时候拿走,还是要把它们存在朝廷管不到的票号里,比如国外的汇丰银行什么的。
装修开始动工后,袁世凯也回到了天津直隶总督衙门上班,毕竟还有一大堆事等着他。但老袁也并没有因为离开了京城而忘记了皇宫里的慈禧,而是把“送温暖工程”坚持下去,坚持把太后照顾得无微不至。老袁派人在京城西郊民巷附近开了一家名叫“临记”的洋行,表面上,这只是一家外贸商店,实际上却是老袁的秘密驻京办。洋行里会时不时到一批外贸潮流产品,比如巴黎香水、瑞士钟表、伦敦八音盒等等,然后和内务府联系一下,问问太后对这些玩意儿感不感兴趣,如果感兴趣,马上就会有人送到宫里。等到慈禧过生日时,老袁甚至还从香港进口了一辆小汽车,亲自送到宫里,它十分先进,最高时速可达19公里。慈禧第一次见到这玩意儿,连忙问:你这又是玩的什么名堂?据说老袁灵机一动,用“会跑的轿子”来打比喻,说它是轿子改装的车,名曰轿车,从此“小轿车”这个称呼就流传了下来。
连太后你都敢哄,胆子不小。
后来,慈禧要去西陵祭祖,这可以说是朝廷大事,但也可以说是慈禧个人的私事,从京城到直隶境内的西陵原本是不通铁路的,为了让慈禧避免长时间坐轿子的辛苦,老袁请了一个名叫詹天佑的人修了一条40多公里长的支线铁路,名叫西陵铁路。它也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由国人自主设计和修建的第一条支线铁路。几年后,在袁世凯的聘请下,詹天佑又成为总工程师,成功地修建了第一条由国人设计并修建的干线铁路——京张铁路。
回天津后,袁世凯的眼睛并不只是盯住慈禧,除了慈禧身边的太监、宫女需要打点,还有老靠山荣禄大人自然也要送银子。1903年,荣禄病重,“临记”洋行里的眼线立即打探出,宫里已经传出消息,接替荣禄成为领班军机的很可能是庆亲王奕劻。老袁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决定:派人携带十万两银票进庆亲王王府!
一直以来,老袁和这位庆亲王之间虽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但也算不上融洽,这位王爷有一个特别突出的爱好——银子,所以他和李鸿章的关系很深,能从李鸿章的北洋集团中拿到不少银子。当老袁不断给荣禄送银子时,奕劻还曾经酸溜溜地说过:“袁慰亭只认得荣仲华(荣禄),瞧不起咱们的!”但现在,老袁相信,十万两银票一定会敲开庆亲王王府的大门,一定会让他和这位王爷冰释前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