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立宪改革的起点:慈禧亲自提拔袁世凯(第10/10页)

就这样吧,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新任直督袁世凯同志,被朝野寄予厚望的李鸿章接班人袁世凯同志,就先后稳住了朝廷的一号人物,搞定了朝廷的二号人物。在大清最需要改革强者的时刻,历史似乎选择了一个只会耍官场阴暗手段的人。但我们知道,老袁绝不是这样的人,事实上就在溜须拍马、行贿逢迎的同时,老袁也一直在直隶总督衙门锐意改革。那为什么要改革,就要先行贿呢?或者是边改革,边行贿呢?其实这件事情对于老袁来说,是比较正常的,甚至根本不在他的考虑之列,因为他是一个很现实的人。

当慈禧从戊戌变法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时候,老袁也得到了他的想法。几年前的戊戌变法开始时,改革也是大清朝野最广泛的共识,也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他老袁还没有直接参与,却差点连命都没了。现在,局势让他走到了前台,这是他的意愿,他也别无选择,就更不想因为这新一轮改革把自己的顶戴给改没了,甚至把脑袋给革掉了。当大清需要改革的时候,其实已经病入膏肓,朝廷已经存在普遍而有系统的贪腐,想避开这种贪腐“洁身自好”地去改革,老袁认为他办不到,那不是他认为可以在现实里能够做到的事情,依据多年在官场磨炼出来的技能,老袁反而认为这并非坏事,因为他擅长这一套,他也需要为他自己钻营,为改革寻找最强最硬的靠山。这也是变相增强了改革阵营的力量,扩大了改革的舞台,至少,如果将来有人想过河拆桥,也要让他们成为桥本身!

大清新一轮的改革舞台就这样搭建起来了,而袁世凯也即将交出他的改革答卷。他在甲午战前处心积虑地回到大清,又处心积虑地闪转腾挪,最终走到了大清改革阵营的最前沿,走到了扛起大清改革的旗帜的这一天。对于袁世凯来说,他终于有机会实现早在驻扎朝鲜时代的那个愿望了,他一直把日本当作一个可以学习的敌人,接下来的袁世凯并不像当年的康有为,他不批判旧的,只做新的,他正是以明治维新为榜样,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不仅把当年那些变法派想做而没做成的事情,一一落到了实处,还做好了更多的事,也由此开启了他与慈禧从亲密合作走向严重分离的序幕。袁世凯,属于你的那张十分出色,足以在史上占据不可替代地位的改革成绩单,已经徐徐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