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睦仁的战略:从方向上打败俄国(第7/11页)

越是深入开展推销,越是深入接触西方世界的方方面面,金子坚太郎越是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助者他助”的道理,无论他的口才、见识多么好,多么能言善辩,日本都必须先自强,日军都必须先在战场上取得胜利,如果没有战场上的最终胜利,一切都无从谈起,最终都会烟消云散。讲究所谓“平等”的西方人有个奇怪的逻辑:在他们的世界里,有文明世界和野蛮世界之分,当西方人把你当作野蛮人时,他们是不会去帮助你的,甚至不会去同情你,因为他们认为野蛮世界的事与他们无关,这正如人类不会因为丛林里的狼在吃羊而杀害狼一样。

对于金子坚太郎来说,他的工作也完成了,随着美国舆论的好转,对日本的支持率上升,他成功“帮助”了罗斯福,为罗斯福出面调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这件事情变得水到渠成,这个时候,罗斯福不去帮助日本反而有点不合时宜!

1905年2月8日,趁着日俄战争打响一周年之际,罗斯福首次以私人身份向尼古拉二世劝和:你们辛辛苦苦打了一年了,可以说打得难解难分,彼此难分胜负,谁也没打过谁,现在结束战争并不有损您的威严,但如果继续下去只会两败俱伤,真诚地希望两国为了和平早日停战。

此时奉天会战还没打响,睦仁和大本营的打算是,如果尼古拉二世同意停战,日本就和俄国开始谈判,但日本必须取得对本国有利的条约,否则奉天会战继续打响。

没想到尼古拉二世更是条汉子,他用一句话回呛罗斯福:俄罗斯帝国在奉天的几十万陆军精锐正枕戈待旦,波罗的海舰队正要扑灭日本,我们战斗到底!

接下来,俄军在奉天会战中失利,东乡平八郎更是全歼波罗的海舰队,明石元二郎煽动了更多的革命暴动,大家以为尼古拉二世这下该低头了,没想到他对于和谈又置之不理,反而决定把战场重新调回到陆上,下令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向前线增兵,看来又要继续打陆战。

这个狂人,看到俄军在陆上没打赢,他打到海上,海上没打赢,又重新打回陆上!尼古拉二世的疯狂终于连日本人都感到了害怕了,山县有朋战战兢兢地问周围人:莫非这个人要等到莫斯科、圣彼得堡被侵占,才会和谈?

而日军占领莫斯科、圣彼得堡这是绝对没有可能的,尼古拉二世的顽强也大大出乎了睦仁和大本营的预料,他们重新评估了战场形势:眼前的局面绝不可能摧毁尼古拉二世的意志,绝不可能是战争的终点,要迫使这位强硬的人低头,必须达到一个目标——攻进俄国本土。

多少年来,在历代沙皇的头脑里,向来只有俄国掠夺别国领土,没有别国侵占俄国领土的份,所有的俄国人也不能接受领土被入侵,只要有一寸俄国土地被占,这都将是俄国人的民族感情难以承受的!

睦仁和大本营经过研究后认为,进攻俄国别的领土是没有指望的,只有一个目标——库页岛。它与日本只隔着宗谷海峡,并且远离俄国本土,孤悬海外,俄国驻兵稀少,重新集结重兵也来不及了,岛上总共的居民才3万人左右,日本只要派出一个师团就可以解决战斗。1905年8月1日,日军第十三师团占领库页岛全岛。

这大概是几百年来,俄国领土首次被外国军队侵占,虽然库页岛说到底也并非沙俄的领土,是他们从大清侵占的,但库页岛被日本人攻占已经让俄国国内群情激奋,引起极大的民愤。尼古拉二世本人和沙皇政府的威信一落千丈,革命者趁机四处暴动,火焰在熊熊燃烧,更要命的是,就连法国和德国两个传统的“盟友国家”竟然也落井下石,他们不但不再认购俄国的战争债券,竟然反过来认购日本的债券,看来是要搭上发财的最后一班车。

国外借不到钱了,这对尼古拉二世和俄国来说是最致命的打击,他此时的境地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四面楚歌。战争是要建立在政府还能够运转的基础上的,如果政府运转都濒临危机了,那还是先保政府吧。

尼古拉二世任命了财政大臣维特作为他的代表前往美国与日方和谈。维特出发前,尼古拉二世特意接见了他,谈到条约时,尼古拉二世突然变得面目狰狞,他咬牙切齿地告诉维特:“我真诚希望谈判能导致战争和平解决,不过我不会允许俄罗斯让出一寸土地,也不会允许俄罗斯付出一个戈比(俄国硬币的最小面额)的赔款,记住,是一个戈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