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睦仁的战略:从方向上打败俄国(第5/11页)

伊藤博文接下来对金子坚太郎说:“伊藤承蒙皇恩,享有高官厚禄直至今日,就是为赴如此国难,倘若这次日军战败,从战场撤退回国,我便到下关(马关)和退下来的士兵一起抗敌,妻子则去下关做饭团以慰将士,万一军人全部牺牲,我将与国民一道,决心战至最后一人!”

看着这位老先生愁眉苦脸的模样,金子坚太郎只能说:您也真是太能演了啊!

事实上金子坚太郎被打动了,是整个日本的勇气打动了他,而他也是日本人,面对日本,他突然有了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也真正明白了所担负之事的意义。伊藤博文已经把话说得很明白,日本之所以在战争一开始就考虑议和,绝不是因为没有作战到底的信心要事先安排好退路,也绝不是要以出卖日本的国家利益来换取和谈,只是为了让日本的利益最大化,所以需要他去开展战时外交。这件事情自然越提早办越好,这样日本在将来才有主动权。明白这一点,金子坚太郎答应了,而当他出发时,睦仁派出了自己的老婆、也就是日本的皇后亲自前来为他送行,金子坚太郎感动不已。

1904年3月10日,金子坚太郎来到了美国之行的第一站旧金山,日本打着“抗俄援清”的旗号,当地的华人华侨很支持日本,不少人捐款捐物,还有人表示可以上前线帮助日本参战。然而,正如金子坚太郎预计的一样,美国的主流舆论并不利于日本,而且俄国驻美大使花了大笔的金钱,大肆在报纸上打广告,连篇发表攻击日本的文章,说俄国根本不想打仗,是日本偷袭旅顺俄军才不得不还击,日本不宣而战,这是有违国际准则的。这次战争,事实上是基督教国和反基督教国之间的战争,是黄种人的低级文明试图毁灭白种人的高级文明才爆发的战争,日本人是黄皮猴子,是野蛮世界里的人,所以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文明国家应该团结一致,共同惩罚日本,如果连日本都不能消灭,那将是文明世界的耻辱!

不得不说,俄国驻美大使打的这些广告是十分厉害的,金子坚太郎没什么钱打广告,他就更多地靠一张嘴,奔走于各大城市,在有影响力的人物和团体中不停地演讲和游说。金子坚太郎告诉美国人,在俄国看来,小小的日本竟然敢同他们交战,实在是不自量力,但这场战争不是日本人所期望的,也不是日本认为能胜利而发动的,只是如果不进行这场战争,日本就不能生存下去,所以才主动发动了这场战争。对于俄国来说,这场战争仅仅是为了满足他们领土扩张的欲望,但于日本则关系到民族存亡,从维护世界正义和人道出发,欧洲和美国不应该采取中立的立场,对俄国这种践踏人类文明的事情熟视无睹!

看来真是针锋相对了,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只看谁坚持得久一点。金子坚太郎在日本是参与了宪法起草的德高望重的学者,此时已经50多岁了,他在日本出席的场合都是受到隆重邀请和热情欢迎的,可是来到美国后谁也不认识他,就算是他主动求见,也处处碰壁,这让金子坚太郎很不舒服,但是想到自己的目标,他也战胜了自己,放下了面子和架子。没有助手,就自己一个人印资料、发传单、挤公共电车,每到一个美国的城市就变成了一个广告推销员,大力推销日本的形象,只打广告的俄国大使落在下风,就组织人群在金子坚太郎住处游行示威,有人劝金子坚太郎雇保镖,以免被俄国人暗杀,金子坚太郎拒绝了,他说:“我巴不得自己被暗杀,如果是这样的话,正好让俄国形象大打折扣!”

3月底,金子坚太郎来到了华盛顿,在白宫见到了罗斯福。当金子坚太郎问起罗斯福的意见时,罗斯福说:“美国总统表示中立,但是西奥多・罗斯福却站在日本一边,而且确信日本必胜!”

罗斯福的表态令金子坚太郎大吃一惊,要知道就算是日本军方,也没有一个人认为“日本必胜”。罗斯福说出了秘密:他之所以做出这个判断,是来自于他自己对日本做了细致的研究,同时美国军方以及驻外使馆也一致报告说日本必胜!

罗斯福的表态给了金子坚太郎极大的安慰,他知道罗斯福是偏向日本的,但金子坚太郎很明白,他需要的不只是罗斯福个人偏向日本,而是“美国总统”也偏向日本。尽管罗斯福就是美国总统,但美国总统不会去做在美国没有一定的舆论支持和社会基础的事情,如果美国的舆论对日本一直是不利的,美国总统不会去帮助一个令大多数美国人没有好感甚至是讨厌的国家。金子坚太郎认识到,他虽然是来找老同学帮忙的,老同学也不拒绝帮忙,但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推给这位老同学就可以了,他首先要从罗斯福的角度,为作为“美国总统”的罗斯福最终能够完成帮助日本这件事情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看来这才是真正求人办事的路径,哪怕找到了美国总统也一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