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一个婢女的愤怒,与爱有关(第5/8页)
韦团儿找了个机会,对武则天说出了这么一番话。她说:“两位王妃对陛下早已恨之入骨,夜夜都施法诅咒陛下早死。如果陛下不相信奴婢的话,可以到两位王妃的床下去搜查。”
韦团儿的话,字字句句都让武则天心惊不已。自己已近暮年,时间对于自己来说已经所剩不多。如果自己哪天一觉不醒,皇嗣李旦马上继位,是理所当然的事。更何况李旦本来就是前任皇帝,自己只是一个窃贼,窃取了李唐的社稷。她的行为难免会让东宫的那些妃嫔们心有怨恨,她们在私下里诅咒自己早死,也是极有可能的。
要知道施巫蛊之术,诅咒皇帝早死,罪当灭族!武则天身边的一个侍女都这么有野心、有手段,实在让人不寒而栗。
3
正月初一,武则天亲临万象神宫,破例起用魏王武承嗣为亚献,梁王武三思为终献。
在这样大型的国家庆典中,武则天选用两位武家人为亚献和终献,却让皇嗣李旦置身事外,可见李旦位置的尴尬以及在武则天心目中的地位。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表明皇嗣在皇帝的心里,原来也不过如此。
李旦依然保持着一贯谦恭的笑容,像个没事人那样。他习惯了武则天加诸于他身上的种种羞辱,而他没有想到的是一场灾难正向他悄然袭来。
第二天清晨,他的两位王妃刘氏和窦氏洗漱完毕,照例去嘉豫殿向她们的婆婆,当今的女皇陛下拜年。站在宫门外,她们下意识地回头看了一眼外面的世界。两人携手走进宫门,也就此打开了一扇死亡之门。
有人看见她们并肩走进嘉豫殿向武皇陛下请安,之后便无人见过她们的影踪,也无人知道她们最后的下落。陪同的侍从在外面等待良久,也不见刘、窦二妃从嘉豫殿走出来。直到天黑,她们也没有返回东宫。第二天黎明,仍然没有半点消息。也就是说,她们在嘉豫殿消失了。
两个大活人就这样从金銮之地人间蒸发了。韦团儿的诬告始终没有向外公开,武则天也没有下令搜查两妃的住处,或追究两妃身边的人。这不像是武则天一贯的谨慎作风,或许是英雄迟暮,让她产生了强烈的疑心之故。
刘、窦二妃的离奇失踪,让后宫每一个人的心底都笼罩上一层厚重的阴霾。有人亲眼看见刘、窦二妃进入武则天的侍寝之处,而迎接他们的是户婢的大领班韦团儿。韦团儿领着心腹户婢数人,将刘、窦二妃带出侍御殿,随后进入旁边的侧殿再也没有出来。
若干年后,已登基为帝的睿宗李旦恨不得将嘉豫殿的每一块地皮甚至屋顶都翻过来,也没能找到她们的尸骨。
刘妃为刑部尚书刘德威的孙女,以温柔孝顺著称。此女是高宗李治亲自为李旦挑选的嫡妃,他对这个儿媳也非常满意。
窦妃的出身更为高贵,是著名的虏姓高门扶风窦氏,即北周武帝外甥女唐高祖太穆皇后窦氏的家族,族人将相辈出,与皇家多次联姻,是建唐以来最为贵盛之家。太宗李世民的母亲也是出自于窦家,窦妃算是她的曾外孙女,生子李隆基,就是后来的唐明皇。
刘、窦二妃其后都被追谥为皇后,但对这两位薄命女子而言,这死后获得的尊荣又算得了什么?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落。远避政事只求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忘怀一切的李旦,就这样在一夜之间妻妾双亡。
李旦只能一忍再忍,一忍到百年,唯有如此,他才能在帝国顶层的权力夹缝中求得一席生存之地,才能坚持到云开月明的那一天。李旦像个没事人似的继续过他应该过的日子,读他的书,练他的字,在院内闲逛,和侍从们一起玩游戏,打发枯燥的东宫生活。
东宫僚属见殿下如此镇静,也都故作蹈规蹈矩,全当什么事也没发生。或许两位皇嗣妃在东宫待腻了,各自回娘家去了。
白天于人前扮作无情人故作坚强,可是夜幕降临,人心又复归软弱。李旦把太监侍女们都打发走,独自一人伫立于窗前,望着苍茫而寒冷的冬夜,想着二妃的归处。泪水不知不觉地从他的脸颊滑落,他知道黑暗处有人在盯着自己,他必须忍住,绝不让自己哭出声。人前人后不一样,只有在晚上这独处的时刻,他才能表露出对二妃深深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