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一个婢女的愤怒,与爱有关(第4/8页)
一般的宫女多半身处后宫内廷,对外界的事知之甚少,或毫无所知。由于户婢身份特殊,能够有机会见到大量往来的朝中大员,甚至熟悉他们在宦海中浮沉的情况。也就是说,韦团儿是掌管宫中门户,负责引导人觐见皇帝的宫婢。
李唐皇族有异域血统,历来不乏俊男美女。史料记载,章怀太子李贤“容止端雅”,懿德太子李重润“丰神俊朗”,形容安乐公主李裹儿用的词更是绝,“姝秀辩敏”“光艳动天下”,李旦也不例外。
韦团儿头脑聪明,办事灵活,颇得武则天的信任与赏识,当时担任户婢的领班。所以在宫人之中,她也算是一个颇有实力的人物。更重要的是,作为皇家的婢女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要生得一副姣好的面容和婀娜的身姿。而韦团儿在户婢中更算是出类拔萃的。
尽管韦团儿深受武则天的赏识,可是婢女的身份始终无法改变。由于身居要位,有权有势的人见得多了,或许是见惯了别人的奉承与笑脸,心境自然也就变得活泛起来,对改变自己的命运有了非分之想。她希望能找一位居于高位的男人,将来成为他的爱妾,唯有如此,她才可以攀上高枝,家雀变凤凰,改变自己的身份,享受永久的荣华富贵。
在经过一番筛选比较之后,团儿锁定了目标,那就是身为皇嗣的李旦。在韦团儿看来,李旦当过挂名皇帝,如今还算是皇嗣。她喜欢李旦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温厚笃实、儒雅知性的贵族气息,这正是她梦寐以求的最佳人选。
或许是李旦现在所处的地位很尴尬,挂名的皇嗣随时有被人取而代之的风险,因此李旦身上时常投射出几分冷冷清清的影子,这从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女人内心的母性本能。
每次李旦进宫时,韦团儿都会想方设法地与他套近乎。无论前朝后世,君王或者太子宠爱宫女并非没有先例,更何况当今皇上就是最好的人生榜样。所以对自己容貌极为自信的韦团儿,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就一段不平凡的人生。
可是韦团儿毕竟是一厢情愿,太子李旦对她毫无感觉,他用一种委婉的方式拒绝了她。韦团儿并不死心,情急之下居然还打出了武则天这张牌。她对李旦说:“奴婢知道殿下目前的处境,如果奴婢能在身边服侍,定当竭尽全力调和殿下与圣上之间的关系。”
她的这番话,使本就无意的李旦更加心生恐惧。他甚至认为韦团儿是武则天派到自己身边的卧底。她接近自己的目的,与纯粹的爱情无关,她的目的是监视自己、掌控自己。
从那以后,李旦尽量避免和韦团儿碰面,即使经过她的身边,也会尽量板起面孔,视她为陌路人,不给她任何接近的机会。韦团儿没有想到自己会被如此无情地拒绝,她的爱情之火很快成为内心的愤怒之火。尤其是当她面对那些已经看出端倪的下等户婢,她觉得自己丢尽了面子。
无数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得罪谁,也不要轻易得罪女人,就算是太子也不例外。
愤怒的火焰炙烤着韦团儿的内心,她像所有愚蠢的女人那样为自己的命运做出了愚蠢的安排。她并没有要伤害李旦的想法,而是将心中的怨气全部泼洒到李旦身边的女人身上。自己色冠群芳,要身段有身段,要长相有长相,是男人就没有理由拒绝自己,就算你是未来的皇帝也不应该如此决绝。
韦团儿最后将问题的根源归结于李旦身边的皇妃,肯定是那些女人从中作梗,破坏了自己的好事。最后她将目标锁定在李旦最为宠幸的两个妃子身上——刘氏与窦氏。
李旦的正妃为刘氏,原本应该做皇后,现在随着夫君的命运转折又降为皇嗣正妃,生有长子李成器及寿昌公主和代国公主。另有德妃窦氏最为得宠,生有李隆基及金仙、玉真二位公主。
两个人都是名门淑女,本以为嫁给皇室就可以一生荣华。她们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在冥冥之中得罪了一个宫婢,要是知道,她们也愿意做丈夫的思想工作,不就多娶一个妃子吗?
韦团儿出手了,她决定一招致命,不留后患。为了自己心爱的男人,韦团儿决定疯狂一次。她暗中做了两个桐木人,在木人的胸前刻上武则天的名字。然后由事先已经联络好的东宫户婢,将桐木人分别放置于刘妃和窦妃的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