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康熙朝悬案(第5/9页)
雍正这个人跟他父亲不一样,凡事他父亲生前喜欢的人他都讨厌,凡事他父亲生前讨厌的人他都给予重用。雍正刚上台不久,就撤了李煦的职位,此时,李煦已是风烛残年。
新上任的苏州织造胡凤翚到任不久就查出李煦亏空的问题,并上奏给新皇帝雍正。雍正立刻派两江总督查弼纳调查此事,查弼纳办事很有效率,很快就把李煦在京城和苏州的两处家产全部抄查。更惨的是,李煦的家人和仆人也全变成奴仆,拉到街上去拍卖。雍正对年羹尧特别好,让年羹尧自己去挑选。
曹家的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不过灾难降临的时候比李家晚了六年。雍正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山东巡抚塞楞额给雍正参了曹家一本,说是江宁织造的杂役路过山东时,骚扰勒索驿站。雍正是个对腐败非常痛恨的皇帝,让人立即查清这件事。
查出来的结果反倒跟骚扰勒索没有多大关系,结果发现江宁织造曹頫行为不端,作风不正,亏空很多。第二年年初,曹家就被抄。雍正将曹家的人给大将兼好友隋赫德为奴,后来隋赫德看到曹寅的遗孀艰难度日,无法养活自己,便将崇文门外菜市口的十七间房拨给他们。曹家就这么衰落了,曹家如果不衰落,曹雪芹也没办法写出《红楼梦》。
曾经名噪一时的“大内密探”就这样走向了不归路。
我们发现导致曹李两家破产的罪名都是亏空,至少名义上是这样,说明亏空是实有其事。
曹李两家都很善于经营,那么是什么导致了他们的亏空呢?
这跟曹李两家承担康熙南巡的费用有关,当然,曹李两家花钱也是非常大方的。康熙在生前就警告过曹李两家:“以后各方打点的费用就免了,奉承上司的费用也取消,好好补足盐差的亏空吧!如果不听朕的金玉良言,以后你们会后悔莫及的,你们要为子孙后代的身家性命考虑啊!”
可见,亏空问题在康熙朝大家就心知肚明,康熙出于情感上的原因,一再给曹李两家机会,让他们补上亏空。康熙还曾帮曹寅还上了三十二万两的债务,但是到了雍正期间事情就没这么好办了。
不过,经济原因只是曹李两家败亡的表面原因,真正的原因恐怕还是政治上的。
李煦曾陷入“党争案”中,有人控告他曾经给八阿哥赠送漂亮的奴婢,八阿哥当时的人气很高,李煦在他身上投资也是正常的。但对于明察秋毫的雍正,这事肯定是不愉快的。
雍正继位后,对昔日的政敌进行了大清洗。雍正曾经指责曹頫到处跑关系,跟一些王子们关系过于亲近。雍正还警告他,如果他违法乱纪,就是王子们也救不了他。
从雍正的谕旨中我们可以看到,曹家被抄也不完全是因为经济原因,再加上曹寅生前是支持太子胤礽的。九阿哥胤禟是雍正的政敌,最后被雍正迫害致死。胤禟跟曹家是有来往的,在康熙时代胤禟曾经参与制造江宁织造的镀金石狮子,这是曹家和胤禟交往的直接证据。
由此可见,曹李两家还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南山案
大清一朝,发生过一百七十多次文字狱,南山案是清朝最大的文字狱,也是唯一一个被后代皇帝平反的文字狱。为南山案平反的正是雍正皇帝,至今人们摸不透雍正平反的真正原因,但这事似乎又在验证这样一个推断:凡是康熙喜欢的雍正都厌恶,凡是康熙厌恶的雍正都接纳。
康熙五十年(1711年)十月十二日,左都御史赵申乔突然参劾翰林院大才子戴名世,说这个人恃才傲物,妄窃文名,还是贡生的时候,就私自刻印文集,里面文辞狂逆,信口雌黄,颠倒是非;现在当上了朝廷命官,仍然作风不改,依旧口无遮拦,轻狂不羁,希望皇帝能够给他一点惩罚和警告。
从赵申乔的动机看,他似乎跟戴名世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并没有想要置人于死地,只不过是希望皇帝能够教训教训这个狂生,打压一下他的气焰。
刚开始的时候,康熙对这个案子并不重视,此时他忙于废立太子之事,焦头烂额。但是刑部接到这个案子后很较真,此案很快就升级了,戴名世以前的恃才傲物和狂放不羁很快就变成大逆不道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