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跛脚奴与佛帝(第7/9页)
铁矿比铜矿多,家家户户有铁器,国家不好控制,防伪手段低下。假钱猖獗,物价飞涨。铁币开始流通时尚可,后来买棵大白菜车拉牛载。天天张着大嘴巴喊,佛祖不许造假币不好使,梁国人用响亮的巴掌回应菩萨皇帝。
宗教和金钱紧紧相连。没有金钱,宗教不可能在世俗世界里茁壮成长。佛教讲布施,佛教子弟什么都不干,依靠靠他人布施。我化缘,你布施。布施是最大的功德。
萧衍尽可能多给佛寺拨款,拨土地,希望佛教飞跃式发展。萧衍手头毕竟紧张。梁朝私有制,贵族们广占土地和山泽,不像现在随意卖地搞土地财政,或者像美国那样印钞票,搞金融美元。增加税收更不可取,那是明火执仗的抢劫,不到万不得已不能用。
国家没有钱,只能依靠贵族捐款。大家不像萧衍那么想得开,凭什么把财产施舍给佛寺。南朝贵族比北方贵族小气,鲜卑人本性豪爽,又是暴发户,求个功德一掷千金,洛阳佛寺之盛,看得禅宗始祖菩提达摩流口水。南朝多是北来文化贵族,书读多了,脑子聪明,不容易上当受骗,让他们捐钱太费劲。
萧衍有绝妙的主意,出家做僧人,肉身布施乃极大的功德。想让我重返尘世做皇帝么,拿钱来赎。萧衍四次舍身同泰寺,为佛寺募得金钱四亿。一箭三雕,其一为佛寺搞到发展基金;其二贵族们出钱,萧衍享受功德;其三让老百姓看到萧衍与佛祖的亲密关系。
放纵腐败
梁国的敌人是谁?如果你回答鲜卑人。萧衍会笑而不语。公元317年建康成为都城到公元547年(梁武帝太清元年)整整二百三十年,你见过北方骑兵的一只马蹄到过建康城吗?凡是解答过这个问题的人都不会认为你的答案正确。
事实上,每个王国的统治者心知肚明,他们最大的敌人是国民。一个人无法管理一个国家,必须让一部分人富起来成为贵族,贵族若想常保富贵势必帮君主去统治王国。当贵族集团势力过于庞大时会威胁王权。韩非子的那本厚厚的书即是帮助君主防范贵族们的欺骗。梁国的门阀势力庞大,他们掌握着土地,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怎么收拾他们?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道理在于,如果不能做到比敌人更强大,那么就让敌人比你更弱小。萧衍得意地望着梁国贵族们一天比一天堕落,一天比一天不学无术,一天比一天像女人。《颜氏家训》作者颜之推如是形容梁朝士族:“贵游子弟,多不学无术,没有勤奋工作的人,上班点过名走人,经常请病假。每个人都非常注重仪表,喷香水,刮脸蛋,做美容,开名车,穿高齿屐,坐棋子方褥,背倚华丽的靠垫。举止潇洒,望若神仙。求官考公务员、赴宴做诗一律找人代替。”
贵族们越腐败,越堕落,萧衍越开心,一群女人如何与我争天下。
放纵腐败,使官僚和贵族们变成绵羊无力与自己对抗,从萧衍与大臣的对话中可以窥到端倪。大臣贺琛写过一份奏章,洋洋洒洒,指出国家存在的弊端,大致讲了四件事:
第一,贪污。许多官员贪婪,横征暴敛,中央派下去的监察官与地方官联手搜刮老百姓。
第二,节俭。官员们为什么贪污,因为追求奢侈的生活,互相攀比。百两黄金不够支付一顿饭的花费,其实吃不上,都浪费了。再者包养女人,养女人开销巨大。官员们养成奢靡的习惯,不当官以后仍然挥霍,钱却不够用。大家会想,当官的时候为什么不多贪呢。国家应该提倡节俭,只有形成节俭风气才能抑止贪腐。
第三,分权。陛下您管得太多了,各部门都直接向您奏事,谁都能和您说上话,有些小人对上欺骗您,对下作威作福。
第四,精简机构。部门开销很大,该革除的革除,该削减的削减,该合并的合并,不必要的工程该下马的下马,整天劳役老百姓如何能富民强国。
应该说,贺琛所讲的四件事是历朝历代公认的难以解决的顽疾。现代社会仍然适用,如果把第一条换成房地产。萧衍看后,大怒,逐一进行答复,言词犀利。
朕有天下四十余年,每天耳闻目睹太多这样的上书。你和他们说得一点区别都没有。不过图个虚名而已,只为有一天向人炫耀自己的正直,‘该说得都说了,皇帝不采纳。’你为什么不指出来某某人贪污,某某人奸诈,某某人渔猎百姓。你说出来,我查办。我怎么知道官员和贵族们吃什么饭,养几个女人。总不至于让我派人挨家挨户去查吧,那是扰民。莫不成说我浪费?除了公宴,我不吃国家的酒食有许多年。你说应该节俭。我住的地方四十平米,勉强放下一张床。为治理国家忙得每天吃一顿饭,有时不知道白天、黑夜,累得十围的腰围只剩二尺多点,腰带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