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北朝第一刀(第8/11页)
反叛
尔朱荣死了,尔朱家族及其部下必将发生叛乱,如何将这一场叛乱消弭于无形之中,孝庄皇帝采用“既往不咎”的策略,宣布大赦天下,制作“免死铁券”,希望尔朱家族自动放弃抵抗。这是元子攸从王充诛杀董卓不肯赦免凉州将士导致失败的教训中吸引的经验。
“既往不咎”的策略未能打动尔朱家族,但造成尔朱荣集团的分裂。事变当夜,尔朱世隆保护尔朱荣的妻子北乡长公主带领契胡骑兵焚烧西阳门杀出洛阳。尔朱荣亲信将领贺拔胜和朱瑞等人不想跟随尔朱世隆出逃,贺拔胜成功制止了尔朱荣死党田怡突袭皇宫的计划,留在洛阳。
尔朱世隆准备撤回北方,司马子如劝住这位尔朱家的少爷,“我们不能一昧逃跑,那是向朝廷示弱。如今的天下强者为王。你略微显示一下弱小,人们都背叛你。不等跑到晋阳,人心散了,队伍怎么带。如今之计,先控制黄河浮桥,既能进攻又能跑路,然后分兵取洛阳,就算打不下来,也让天下人瞧瞧我们的实力,让他们不敢随便背叛我们。”
司马子如和贺拔胜不同,他是尔朱荣一手提拔起来的人,危难关头尽心竭力。尔朱世隆采纳他的意见,率军进攻河桥,攻占北中城,斩杀守将奚毅,分派尔朱度律率一千契胡骑士,杀回洛阳向朝廷示威。
孝庄帝登上大夏门,遥见城下契胡骑士身裹白衣,披麻戴孝。尔朱度律向皇帝索取尔朱荣尸体,边流泪边道:“臣等随太原王入朝,太原王蒙受奇冤,我等将士不忍空归,愿得太原王尸,生死不恨。”尔朱荣讲义气,一千多契胡骑兵想起尔朱荣的好处,齐声痛哭,声震洛阳。
哭得孝庄皇帝也有些悲伤,人家尔朱荣于他有恩,功大于过,谁让自己是皇帝呢。如果论功行赏,天下皇帝岂不要换去一多半。孝庄帝派人送去“免死铁券”,保证众人官复原职,既往不咎。
尔朱世隆一阵冷笑,“太原王功高天地,一片赤胆忠心,长乐王不顾以前的盟誓残害忠良,今日两行铁字,何足可信!我为太原王报仇,决不投降!”
使者回报孝庄帝,连称呼也改了,摆明不承认他这个皇帝。元子攸生气,把宫中的财物宝贝全部搬到西门外招募勇士。人为财死,一日之内召得一万敢死之士。那边,尔朱世隆悬下重赏,破城之后,许你们尽情劫掠两天,城里的所有一切,珠宝、黄金、财物、男人、女人、小孩都是你们的,随便拿,随便抢。
敢死队出城与契胡骑士决战,一万对一千,一连打了好多天愣是打不过人家。勇敢是勇敢,身体素质不行。契胡兵都是尔朱荣的百战精兵,个个收拾过老虎,从猛虎口中杀出来的勇士,洛阳人怎么能是对手。
屡战不胜,文武大臣们一个个都不吱声,散骑常侍四川人李苗火了人,奋衣而起:“给我一百人,我去把河桥烧了。”
够牛,南北朝就不缺牛人。李苗和萧衍有仇,从蜀地投到洛阳,念念不忘打回老家去。谁知南征不成,倒打起羯人来。
李苗带着人从马渚借着夜色荡舟顺流而下,放出火船焚烧河桥。南岸契胡军远远望见河桥起火,争相渡河,马踏人挤,乱成一片。一会功夫儿,黄河浮桥烧断,契胡兵纷纷落水。李苗没跑,带着百八十号人呆在河中渚等援兵。谁知城中人害怕契胡兵,一人没出来。契胡骑兵涉水攻击放火者,两家死斗,李苗寡不敌众,投水而死。河桥没了,尔朱世隆只得收兵北退。
孝庄帝感激李苗,封侯、赠车骑大将军。后来,尔朱世隆进入洛阳重新掌权,有狗腿子劝他撤了李苗的封号。尔朱世隆不同意,说李苗是天下善士。如果他不把桥烧了,那次真的打进洛阳,洛阳就毁了。屠城两日,不能留下罪证,只能焚烧洛阳。如此一来,他尔朱世隆可是千古罪人。自古强盗皆如此,八国联军不都这么干么。
尔朱世隆退走,尔朱家族的势力仍然强大。尔朱天光控制关中地区,尔朱仲远割据徐州,尔朱兆在汾州(今山西汾阳),尔朱荣得力干将高欢在晋州(今山西临汾),侯渊在平州(今河北遵化)。
孝庄帝派大员安定各地局势,采取分化拉拢、各个击破的战术,安抚尔朱天光,令源子恭镇守太行山丹谷,防止山西敌军。随后,孝庄帝去看一个人,一个勇贯河北的英雄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