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精彩地活下去(第8/14页)

问题是冈村已经定调,柳州这口食可是第二十三军的。

参谋们早就为之愤愤不平:都是从小穿开裆裤长大的,打个仗难道还有亲儿子干儿子之分?这心都偏到胳肢窝里去了。

第十一军的一班中小参谋合议之后,集体向一二把手“进谏”。

参谋长中山少将嗫嚅着说:“现在方面军的命令是不管柳州,径直向柳州西北挺进,与第二十三军共同围歼支那军队……”

下面的参谋们异口同声:“柳州西北道路崎岖难行,且第3师团已攻下平乐,往柳州进击可谓一马平川,战机不可错过。”

中山参谋长听后也动了心,便提醒横山勇:“如不明确下定决心,中途犹豫不定,恐有不妥。”

横山勇其实早有此意,参谋们推波助澜,可谓正中下怀,当即斩钉截铁地说:“全部责任由我承担!”

横山勇下令,撤销第13师团攻占桂林的原定任务,与第3师团一道向柳州进兵,同时将自己“先斩后奏”的独断决定,以紧急电报的方式上报给方面军总部。

冈村当时正在生病,低烧不断,原本脑袋就晕得不行,横山勇的紧急电报让他震惊不已,头更晕了。

方面军有方面军的利益和角度,冈村的幕僚全都跳了起来,方面军参谋长宫崎周一中将大骂:“横山勇这是自私,他不过是想获得立功的机会而已。”

副参谋长也嚷道:“又这么干了,这是横山勇的专横,对方面军统帅权的侵犯。”

综合幕僚们的意见,冈村当场断言:“这是越权。”

冈村亲自拟定电报,要求横山勇改变部署,在电报中他用一句话简洁明了地表明了自己的意图:“余重视宜山胜于柳州!”

宜山在柳州西北,冈村的意思,就是要让第十一军抄到柳州背后,对第四战区实行围歼,以便一网打尽。

横山勇上报他的方案,就没指望冈村会批准,不过是立个案而已,收到冈村的电报后,他连复电都没高兴递一封回去。

听你的是情份,不听是本分,我爱怎么玩就怎么玩,要你丫管!

横山勇认为他的饭眼看快要做熟了,这个时候无论如何不能再让别人把锅抢去——所谓机子不快梭子快,先占领柳州最为要紧。

于是,下令第3、第13师团继续向柳州急进。

第十一军的大举南下,令张发奎大为震动,被迫重新调整部署,命令各部队向柳州近郊靠拢。

张发奎不早一步收缩兵力,很可能陷入第二十三军的包围之中,到时想撤都来不及,再进一步,倘若横山勇肯老老实实按照冈村的指示行事,第3、第13师团从柳州西北进行包抄,第四战区就得全军覆灭了。

换句话说,其实是横山勇的冲动和“自私”救了张发奎及第四战区。

在全面回撤的同时,张发奎急令杨森回援柳州。

接到命令后,杨森将第二十军留下继续扼守修仁,自己率领集团军的其余部队,沿着黔桂铁路,乘火车前往柳州。

由于要防空,军列必须晚上才能启运,而由于军队编制复杂,站务忙前忙后,又屡出差错。杨森总部的那节车厢本来应排在最后面,调度了半天,却被调到最前面去了,火车头还排在他的车厢之后。

桂林车站的负责人见出了差错,特地到总部车厢来向杨森道歉。杨森表示自己打仗是内行,行车是外行,一切可由车站方面便宜处理。

行到半路,后半段列车因车钩没有搭牢,意外地和整列火车脱离。

火车头掉头向后,推着前半段车厢,去接应脱掉的车厢,杨森所在的这节也被迫停了下来,脱掉的车厢虽无牵引动力,但出于惯性,还在快速向前滑动。行车人员忙中出错,忘了这一点,黑暗中又什么都看不见,结果两段列车撞到一处,发生了重大事故。

杨森闻讯下车前来一看,早已是车毁人亡,损失惨重。

因为天色渐亮,唯恐遭日机轰炸,杨森留下人员负责现场处理,下令前半段列车继续往柳州开。

心痛之余,杨森一路上更添小心。当经过柳江铁桥时,他看到铁桥两旁已遍插红旗,这是即将炸桥的信号。

还是在淞沪会战失败时,杨森在撤退途中曾亲眼目睹,奉命破坏交通的人员往往不等部队全部开过,就先行炸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