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在血盆里抓饭吃(第5/8页)
有了底之后,王陵基才飞赴武汉,战战兢兢地去谒见蒋介石。
以为就算要“借重”,谈话中免不了还是要牵扯到一点抵制运动,王陵基心里已准备好了能敷衍过去的理由,也准备老老实实交代情况,反正既到如此地步,就是被骂被打,都是活该了。
不料见面之后,蒋介石对此没有提及只言片语,反而温慰有加,再三说他对刘湘的部属会加以爱护,就像刘湘生前一样。
蒋介石甚至没有避讳和刘湘那种既有互助扶持,也有纠葛斗争的复杂历史关系,同时强调说,“中央”有时过于迁就地方,这对国家,对抗战都是不利的。
言下之意,希望王陵基不要像刘湘那样桀骜不驯,都到抗战阶段了,还整天想着内部斗来斗去。
最后,蒋介石寄语王陵基,要他想办法再组织一个集团军,一心一意出川抗战。
恍如眼前电闪雷鸣,王陵基完全惊呆了。
从张群那里得知会“有所借重”后,他也曾翻来覆去地捉摸,推测蒋介石究竟会“借重”到一个什么程度。最高的奢望也不过是凑一个军,让他当军长,他从来没想到蒋介石竟然会像对待王缵绪一样,提升他为集团军总司令。
王陵基几乎都要哭了,当即誓以忠诚报答,并且还坦白说,以前因为刘湘是他的“主公”,所以只知有刘,不知其他,乃至于做出类似于抵制运动那样“桀犬吠尧”的事——桀的犬仅效忠于桀恶人一个,哪怕是干出朝着尧圣人怪叫那样的事。
谒见结束,王陵基立即回川组织军队,可是回川之后,他才发现这件事难度之大:驻川的正规川军大部分都进入了第二十九集团军,因为励进会的关系,麾下的保安团队也与自己若即若离,哪里还有多余人马可供编组。
大家都认为王陵基不可能再编出一个集团军,尤其是王缵绪,得知王陵基竟然不费吹灰之力,就直接被蒋介石任命为集团军总司令,那个羡慕嫉妒恨啊。
彼时王缵绪已获代理省主席一职,志得意满之余,表面上还得摆点姿态,因此一再声称要遵照蒋介石的旨意,欢送王陵基出川抗战。
王陵基听了,便说:“我老了,没有钱,没有兵,一个空的集团军司令能带多少人呢?”
王缵绪嘿嘿冷笑:知道自己不是这块材料,你还要去过那个官瘾?
一个人的荒野,常常就是另外一个人的主题公园。王陵基这么说,王缵绪反而起哄得更起劲了。
看来即便套上省主席的西装,王缵绪还是那个王缵绪,并没有变得更知性,他的目的,无非是要将老家伙推到阴沟里,好好地丢上一把丑而已。
王陵基哪能不识其中滋味,他当即拉下脸,让人责问王缵绪,认为王缵绪是嫌他,怕他留在四川捣乱,才急着要赶他走,带来的一句话是“王老幺(王缵绪)就这样要我走吗?叫他拿话来说!”
拿话来说,就是要钱要人的意思。王缵绪明知王陵基编不出军队,但又要看他笑话,就爽快地以省主席名义批了一笔出川军费——钱给了,至于人,对不起,我实在爱莫能助,只好您老自己想办法了。
王缵绪是绝不相信王陵基能搞出什么名堂的,私下里甚至扬言:“王老方如能编成一军,我就不姓王!”
可是众人都小看了王陵基。王陵基虽然因自高自大吃过无数的亏,却并不表明他没智商,更不是一个政治白痴,在眼前似乎已无路可走的情况下,他突然爆发,把军事指挥上的能量全都移植到了政治场上。
即便在王陵基带头一呼,率领励进会闹事的时候,能够真正掌控励进会的也不是他,或者说不是任何一个军人——刘湘在布局时几乎每一着棋都经过深思熟虑,他绝不会容许军权在手的人跟他争夺励进会。
刘湘在的时候,励进会唯其一人左右,他不在了,起实质性影响的还是刘湘的影子,也即刘湘的那些心腹谋臣,具体来说就是“甫系三老”再加一个傅常。
傅常在四川军人眼里,已成“叛徒”,就像垃圾被放进了垃圾桶,没人再搭理他了。剩下的便是“甫系三老”,潘文华能当励进会会长,可以说皆赖钟体乾护佑之功。
因潘文华被蒋介石调去阆中修大巴山工事,已入幕于潘文华的钟体乾和乔毅夫也不得不随同伴驾,离开成都,这样,睡诸葛张斯可就在励进会拥有了更大的活动空间和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