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在血盆里抓饭吃(第4/8页)
打了五天,川军依旧没有攻下黄梅,桂军也未能拿下广济,中日双方在鄂东形成了对峙局面。
就这种以收复失地为目标的战役而言,对峙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失利,白崇禧发起的黄广战役未能收到实际效果,第6师团则乘机进行新兵补充,又部分恢复了进攻能力,随之而来的,便是田家镇的沦陷。
田家镇失守后,日军海军陆战队得以越过这一要塞,在第五战区背后登陆,于是整个战区部队都面临着后路被切断的危险。
此时李宗仁已返回前线,急忙调许绍宗第二十九集团军前去阻击。
第二十九集团军奉命出发,其前卫部队893团于黄昏时分赶到登陆地点黄柏附近,恰与日本海军陆战队的一个大队狭路相逢。
黄柏有一座九狼山。大家都知道制高点的重要性,二话不说便展开了对山头的争夺,其实就是看谁先到达山顶。
四川尤其是川北多山,川军爬起山来个个飞快,一会儿便登了顶,而日军好不容易才爬到山腰,就再也爬不动了。
拂晓以后,大家都看清楚了状况。日军还在流着哈喇子仰头往山顶望,山上已经落下了弹雨——手榴弹雨。
川军守滕县时用的手榴弹为第五战区所发,一般情况下川军使用的都是川造麻尾手榴弹。
这种手榴弹系刘湘的重庆兵工厂出品,因其形状好似四川的大头菜,因此川军也就把它称为“大头菜”。“大头菜”并不像它的名字听起来那么好吃,尤其扔出去不会马上爆炸是其一大缺陷,地面作战时,日军常常还会捡起反掷回来。
到了山上,“大头菜”才有了销路。日军没法反掷,只能照单全收,不是肚子被胀破,就是双腿一软,跪倒在地。
“胀破”的是指挥登陆的大队长及一众日兵,在九狼山横躺竖卧,“跪倒”的是曹长荒木重知注等人,余部匆匆忙忙跑下山,在舰炮的掩护下,躲军舰上歇着去了,川军共缴获武器及各式军用品五百余件。
日军曹长荒木重知注在入伍前是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学生,学过汉语,能说两句夹生的中国话,这在关键时候救了他的命。当川军冲杀到眼前时,他双膝跪地,一挺歪把子机枪举过头顶,连声哀求:“大大的顶好,大大的顶好!”
战场上,这家伙孬的不行,说软话救小命,一下火线却又嚣张起来,竟然还以歪把子机枪的主人自居,别人一碰,就乱扑乱叫:“我的,我的,不准,不准!”
接着又嚷:“米西,米西。”
知道他饿了,要吃饭,众人就把正在吃的锣锅饭给他。谁料这哥们嘴还特别刁,一个劲抱怨:“不卫生,不卫生,面包的好!”
中国军人,有锣锅饭吃就不错了,还有面包,谁见过那洋玩意?
后来荒木重知注被送往重庆,仍不忘告川军一状,说川军“虐待俘虏”,不给他面包吃。那时刚刚才能抓到成批日军俘虏,对俘虏政策要求很严,严禁虐待,报上去后,军委会也没问清楚,就给第二十九集团军记了一个大过。
九狼山之战是第二十九集团军出川以来打得最好,也最痛快的一仗,一个团打垮日军一个大队,即便战斗力较强的“中央军”都难以做到。此后军长廖震又亲率一旅,打了一次漂亮的伏击战,光活捉的日本兵就有十几个,缴获战利品甚多。
这支原本处于二线的川军集团,终于出状态了。
继第二十九集团军之后,又一支集团军规模的川军出现在武汉会战的战场,领衔者赫然就是在竞争中失利的王陵基。
职场从来是如此无情,落选之后,墙倒众人堆,曾以励进会太上老师爷自居的王陵基已成孤家寡人,被川人再次奉送雅号:樟茶鸭子。
樟茶鸭子是一道著名的川菜,经过烹制端出来的鸭子肉质酥软,只有嘴壳还是硬的,以此比喻王陵基光说大话,实际“色厉而内荏”,到了见真仗的时候谁都搞不过,连王缵绪都能压他一头。
蒋介石忽然来电召王陵基去武汉面谈。
“樟茶鸭子”起初根本不敢去,追根溯源,他正是四川抵制运动的发起人,张群和顾祝同无法入川,可以说他是主要的罪魁祸首,现在老蒋不是要趁他落魄,来个秋后算账吧?
忐忑不安之下,王陵基托人去找张群探听内幕。张群颇有政治家风度,未计较过往恩怨,透露他这一去,不仅绝无危险,蒋介石还将“有所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