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内内内内(第9/12页)

由于联邦调查局提供的文件往往带有偏见,因此通常情况下不能完全相信里面记录的内容。尽管如此,这件逸事明显是出于非常了解内情的某个人之口,并且其对霭龄的本性及其惯常手法的描述与其他线索的记录非常吻合。目前没有任何曾发生过此类暗杀事件的直接证据,但也没有理由非要去找这样的证据。在中国,这已成为有关宋家人的各种传说中的一部分,人们普遍认为发生过此类事件,这也有助于解释人们为什么害怕霭龄,并且,这些传闻部分成就了霭龄成为“中国最可恶的女人”的名声,要想得到这样的名声可不是一日之功。当然,必须承认的一点是,上述观点是亚洲人对宋查理的孩子们的一种极端看法,而不是美国人的看法。相比之下,当时在华盛顿,围在罗斯福总统身边的那伙人所发表的那些言过其实的马屁和赞美则更令人费解。真相可能存在于两者之间。

几个月后,当史迪威和蒋介石之间的斗争接近白热化的时候,谢伟思准确无误地指出,宋子文与他的姐妹霭龄和美龄已经开始了一场分裂斗争,从而给宋氏家族带来了致命的后果。这场兄弟姐妹之间的争吵显然是围绕着子文在大洋彼岸那日益增强的独立性、财富和权势而展开的。从联邦调查局文件勾勒的画面及中国观察家们的报道中可以看出,他们之间争斗的原因,也许是子文截留的美国援助资金超过了家族其他成员所能接受的限度。在家族成员无法干预也无法对其施行惩罚的遥远的美国,子文正在构建自己的独立王国。1944年年初,谢伟思突然警告国务院,“宋子文似乎在突然之间开始失势”。

作为外交部部长的宋子文太过独立,这让蒋氏夫妇(蒋介石和美龄)很不高兴,他们似乎更愿意亲自来处理外交关系……宋子文触怒了蒋介石,并且让孔祥熙和孔夫人(她通常被称为“中国最有权势的人”)也开始对他心怀戒心,他们刻薄地批评他在处理中国经济问题方面操作不当……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说,在他们决裂初期(很显然是在1943年11月),宋家曾计划在12月底开个家庭会议,希望大家能够重归于好。不幸的是,当蒋介石问宋子文如何应对面前的经济状况时,宋子文回答说,无法实行有效管理的原因之一便是机构太多,单独的某个机构没有力量解决所有的经济问题。(宋子文督促蒋介石允许他设立一个独立的部门来监管其他机构。)蒋介石反驳说,成立这样一个部门……会打乱整个政府架构,也有违宪法。宋子文顶了他一句:“宪法还不是你想怎么改就怎么改,你当国民政府主席的时候不就是这么做的。”据说当时蒋介石拿起一个茶杯摔到了宋子文的脑袋上,结束了这场谈话。当然,期望立即重修旧好的想法也就此破灭。

认为子文太过独立的似乎不只是霭龄和美龄。委员长和陈氏兄弟也急着想把子文小心翼翼保护着的掌管外国援助的权力给收回来,交到孔祥熙的手里,这样用起来更为方便一些。但不跟他们斗一斗,子文是不会轻易把权力交出来的。他反击的方式之一,就是把他在国外的金融帝国置于蒋介石的势力范围之外。

重庆摔杯事件发生后,子文立即利用其担任外交部部长的职务之便,给他的弟弟宋子良发放了一张特别外交护照,并安排他紧急赶往华盛顿和纽约。子良这次紧急出国,实际上是去接任首席采购代表,负责所有美国援华物资在运出美国之前的管理工作。美国援华之初,子良在中国负责援华物资的接管事务。那时候丑闻频出,大批美国援助的战争物资频繁丢失,最终都被归咎于仓库失火或其他形式的破坏,能运到前线士兵们手中的物资少之又少。作为美国援华物资的主要负责人,史迪威曾抗议说,这些物资是因为官方腐败而被侵吞。比较有名的一个例子是,有一位中国将领负责在缅甸公路上运输战备物资的车队。每次他带领的车队装满各种物资之后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而他的私人仓库却装得满满的。

担任西南运输公司总经理并提供600辆卡车运输美国援华物资的人正是宋子良。有时候,那些援助物资到达中国后不到两小时就会出现在黑市上。很多情况下则是从此便不见踪影。总的来说,整个战争期间,子文和子良经手的美国租借法案物资约值35亿美元,一些是在中国接管的,另一些则是由纽约的环球贸易公司经手。这些物资抵达目的地的为数极少。有一次,英国外交部的一名高级官员曾推测说:“宋家人塞进自己腰包的有10亿美元,这些钱大部分从未离开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