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内内内内(第11/12页)
与往常一样,谢伟思的判断准确无误。他曾推测子文会伺机报复,像磁铁一样把其他那些准备复仇的人(陈氏兄弟)吸引到自己的身边,现在终于有结果了。1944年6月,在谢伟思写完这份备忘录的两个月后,美龄“接受医生的建议”,离开了中国。她到达的第一站是巴西。在人们的印象中,霭龄第一次与她一起出国,与她们同行的还有孔令杰夫妇——这证实了关于霭龄被迫退出一场权力斗争的各种谣言。在瓜纳巴拉海湾中部有一个名叫布洛克约的小岛,专供巴西政府的贵宾游乐,这两位中国女士入住了岛上一栋诺曼风格的别墅。她俩在此地隐居了两月之久,美龄在这里接受治疗,霭龄则与巴西铁腕人物热图利奥·瓦加斯斡旋,转移了大笔资金,并在富饶的工业城市圣保罗购买了数量不明的资产。孔家和宋家一直以来都把他们的部分财产分散在南美各地,其中包括据称存储在加拉加斯、布宜诺斯艾利斯和圣保罗的各家银行中的巨额存款。据说他们拥有的资产涵盖面极广,其中包括石油、各种矿产、航运以及其他运输行业的股份,其中股份占比最多的是铁路和空运领域,主要集中在一片路途遥远、几乎没有公路的地区。既然孔家在中国的财政地位已经摇摇欲坠,那么霭龄陪同美龄前往巴西的行为也就可以理解了,这也许表明这个王朝的资产已经开始转移地方了。
布洛克约岛同样也是一个恢复神经疲劳的幽静去处。姐妹俩极少在里约露面。9月6日,两人乘飞机去了纽约,美龄又在哈克尼斯大楼包了整整一层。她患有重度神经衰弱症,由罗伯特·F.洛布博士和达娜·阿奇利博士负责治疗,两位大夫对外声称她只是需要好好休息一下。这一次,美龄在哈克尼斯大楼只待了一个月,就于10月9日搬到了孔家在里弗代尔的别墅。美龄避开公众视野,跟霭龄和小弟子良在此地蛰居了好几个月。
1944年11月11日,伦敦《每日邮报》驻加尔各答记者采访了蒙巴顿勋爵手下的一位不太谨慎的工作人员,发出了如下报道:蒋夫人“肯定”已经与丈夫分居,并将永久性地定居美国。该报道刊登后立即遭到中国外交发言人的否认。尽管如此,一份从重庆发回的秘密情报如是说道:“蒋夫人也许会留在美国,不过他们也许不会离婚,因为这么做所产生的影响将会打击中国人的斗志;知情人士透露,他知道委员长的前妻和两人所生的儿子目前住在他们家中。”这里的“前妻”指的是蒋介石的第二任妻子陈洁如,“他们家”指的是委员长在重庆的住所,而此处提到的“儿子”显然应该是陈洁如在1944年春,即美龄去巴西之前生下的那个孩子。因为委员长的另外两个儿子——经国和纬国当时正在军中服役。
虽然从时代公司的档案材料中可以看出,卢斯一直不断收到各种报道,但这一次,美龄在纽约居住期间,亨利·卢斯却没有发布任何报道。美龄在美国待了12个月,这期间有10个月居住在纽约,然而人们在公共场合只见过她一次。那是在1945年6月,她参观了位于纽约贝德福德山的一所女子监狱。她告诉监狱领导们说,她想搜集一些信息,以期能对管理中国监狱提供一些帮助。
在“二战”结束前的这段时间里,姐妹二人一直待在美国。直到1945年7月,即离开里约一年多之后,美龄才返回了重庆。
1944年6月,就在霭龄和美龄神秘离开中国之际,孔祥熙也被解除了财政部部长的职务,在失意之中离开了中国。在公开场合,他的解职则被说成是要去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伍德参加在那里举办的国际经济会议。他也离开了整整12个月,于1945年8月,也即美龄返回中国一个月后才回到了中国。流亡在外的这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待在里弗代尔的别墅里,偶尔出去到中国银行纽约分行的营业部去看看,或者礼节性地去拜访住在华盛顿的那些“中国的老朋友们”。
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导致宋氏家族中这么多人的命运在突然之间发生了如此惊人的转变?
1943年最后的几个月中,一些旧派系成员之外的年轻将领在战争中掌握了领导权,他们认为,要想拯救中国,就必须立即让蒋介石和他那个腐败小圈子里的人下台。这些年轻将领前去拜见负责在华东地区训练中国军队的美国陆军准将托马斯·廷伯曼,请求他给予支持。美国人在官方场合并没有答应他们的请求,不过很显然战略情报局对这个计划很感兴趣,尤其是在多诺万和戴笠发生直接冲突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