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消费时代的设计(第24/47页)

7.野口勇

这个时代在美国涌现了许许多多的设计师,举不胜举,除了上述的几位重要的设计师以外,作为在批量化生产的高潮中坚持设计具有强烈雕塑性、艺术性的典型人物,设计师和艺术家野口勇也是一个重要的角色。

野口勇(Isamu Noguchi, 1904—1988)1904年生于洛杉矶,父亲是日本诗人野口米次郎(Yone Naguchi, 1875—1947),母亲是美国的女作家里奥妮·吉尔摩(Leonie Gilmoour, 1873—1933)。野口勇曾在1922年入读哥伦比亚大学,但也在列昂纳德·达·芬奇艺术学校(Leonardo da Vinci Art School)修习雕塑。他的艺术天赋很快就显现出来,入学3个月后,他举办了自己的首次个人作品展,之后便从哥伦比亚大学辍学,全力投入了雕塑创作。

在欧洲游历几年之后,野口勇于1937年回到纽约。最先以现代雕塑闻名,他曾在1939年纽约世博会上为福特汽车公司设计了用汽车零件制作的喷泉,在1940年为美联社设计了位于洛克菲勒中心的不锈钢浮雕“新闻”(News), 引起极大关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野口勇因为他的日裔背景曾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当他一回到纽约,就在格林尼治村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不断推出新作,他那些采用混合材料,具有连锁结构的有机形态雕塑,使他很快就确立了在纽约艺术界的地位。此后,他设计了许多园林、舞台布景、公共雕塑,并在1947年与赫尔曼·米勒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他设计的“野口勇咖啡桌”(Noguchi Table)、阿卡利灯具系列(Akari Lamps)等家居用品已成为该公司的经典作品而且一直生产至今。1948年,米勒公司的产品目录中把他的作品和查尔斯·伊姆斯、乔治·尼尔森这些名设计师的作品放在一起,奠定了他在设计界的大师地位。

野口勇早年从事现代雕塑,后来发展到设计产品,因此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现代雕塑感。作为一个雕塑家,野口勇很拒绝简单几何形状,总是采用有机形式来设计产品。他设计的每件作品都具有强烈的个性,之间差异很大。他的产品设计就像他的雕塑作品,强调空间感、注重内在的秩序和意义,而不仅仅是件功能用品而已,他认为最好的艺术品应该是和周边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作品。他是现代设计中最早把日本工艺的细腻性和西方现代艺术的抽象表现融为一体的大师。他为米勒公司设计的“野口勇咖啡桌”(Noguchi Coffee Table)由两个部件构成:一个小小的圆角三角形玻璃面,两块形状一样互相反扣的曲线木板构成的支架,似乎很简单,却很难用简单的语言准确地描述它的形状,充满了有机造型的趣味性。其构思之精妙、结构之准确、细节之考究,绝对是经典之作。玻璃桌面下面有机形状的木支架,居然几乎看不到接缝口,精细程度,十分惊人。

野口勇小时候跟父亲和母亲在日本生活过,之后到美国读书,战后又曾回日本工作,对日本和美国都有很深刻的了解,深受两方面文化的影响。日本人对于手工艺的精益求精态度,以及美国人对现代艺术造型的追求,在他的作品中得到完美的融合。他的设计,结构上追求严丝合缝的效果,突出手工的精美,是这个时代很另类的一种。

野口勇为美联社设计的不锈钢浮雕『新闻』。

玻璃纤维模压成型的伊姆斯椅子。

野口勇为米勒公司设计的阿卡利灯具系列,至今仍在生产。

野口勇为米勒公司设计的『野口勇咖啡桌』。

美国素有“汽车王国”之称,汽车工业不但在美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大比例,也对美国的工业设计发展起到领导作用。详细内容将在有关各国汽车工业的一章中再加介绍。

关于其他西方国家战后工业设计的发展情况,本书在后面将设专门章节分国介绍,这里就不多讨论了。

五、批判设计理论的形成

1960年代,西方的现代设计发展得特别迅速,同时,美国的消费主义泛滥亦在环境、安全方面造成恶劣的负面影响。城市蔓延,漫无边际,全民从公共交通转而依赖私人汽车,耗费能源、污染环境。设计上片面追求奢华效果,甚至无视产品安全性,而设计师也从本来的社会工程师角色转而追求高额收入,无原则地讨好大企业、大集团。有良心的设计工作者在大潮流前面集体噤声,社会良知严重缺失。针对这种局面,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纳克(Victor Papanek, 1923—1998)在1960年代末出版了《为真实世界的设计:人类生态和社会变化》(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 Human Ecology and Social Change ),用犀利的语言、尖锐的批评洞察力,严谨地提出了对于设计目的性的新看法。明确提出了三个重要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