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萌起(第6/46页)

德国『工作同盟』1914年展览的另一张海报。

格罗皮乌斯为德国『工作同盟』1914年展览设计的展览综合大楼(正面)。

魏森霍夫现代建筑展现场。

魏森霍夫现代建筑展现场的鸟瞰图。

魏森霍夫现代建筑展中展出的室内设计和家具。

1.阿道夫·卢斯

较早提出现代建筑设想的建筑家是阿道夫·卢斯(Adolf Franz Karl Viktor Maria Loos, 1870—1933)。他1870年12月10日出生在当时奥匈帝国摩尔达维亚的布尔诺(现捷克共和国境内),1933年8月23日去世,是奥地利现代建筑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现代建筑思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对于欧洲新一代的青年建筑家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从而促进了现代设计运动的形成。他对于欧洲建筑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卢斯曾经撰写过一系列著作,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筑文集《装饰和罪恶》(Ornament and Crime: Selected Essays ),在这本著作中,他坦诚地提出了自己反装饰的原则立场,认为简单几何形式的、功能主义的建筑符合20世纪广大群众的需求,而不应该提倡烦琐的装饰,建筑的精神应该是民主的、为普罗大众的,而不再是为少数权贵的。与此同时,他还通过继续设计新的建筑,来证明自己的设计理论。

2.亨利·凡·德·威尔德

另一位重要的现代建筑先驱、比利时建筑家、设计家亨利·凡·德·威尔德(Henry Clemens van de Velde, 1863—1957),1863年出生于比利时的安特卫普,1957年在瑞士苏黎世去世,他是世界现代设计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威尔德在设计生涯的早期是比利时“新艺术”运动的中坚人物,与另外一位比利时建筑家维克多·霍塔一起,设计了不少具有鲜明曲线特点的建筑、室内、家具和平面作品,在欧洲颇有名气。他曾经在1896年为巴黎“新艺术之家”工作,设计了不少具有“新艺术”风格特征的家具、建筑、室内、纺织品、平面作品(包括插图和海报等),成 为在比利时和法国都具有很高知名度的设计家。

威尔德1912年在魏玛设立了第一所具有初期设计教学内容的试验性艺术学校——魏玛艺术与工艺学校(the School of Arts and Crafts in Weimar),该校后来成为格罗皮乌斯建立的世界第一所现代设计学院——包豪斯的前身。

威尔德还积极在德国参与了一系列促进德国现代设计、现代建筑发展的活动,其中最重要的是他在1914年参与组织德国“工作同盟”在科隆市举办的展览,并且设计了“工作同盟”大楼内部的剧院(大楼本身是格罗皮乌斯设计的)。他的设计已经出现了取消装饰细节、强调功能的现代建筑特征。

威尔德一方面是现代设计的非常积极的推动者,但同时对于设计是否应该采用标准化、批量化的方式却持非常顽固的保守立场。作为德意志“工作同盟”的领袖之一,他的立场与另一位德国现代设计的奠基人穆特修斯发生冲突,因而引发了1914年前后关于现代设计标准化问题的大辩论——现代设计史上最重要的几次决定发展前途的大辩论之一。在辩论中,他遭到穆特修斯和青年一代建筑家们的批评,辩论结果是以他的理论——设计家应该是毫无拘束的自然人——被否定而告终。

3.彼得·贝伦斯

第三位对于现代建筑和现代设计的基础奠定起到关键作用的先驱人物是德国建筑家、设计家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 1868—1940),他在现代建筑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影响了现代建筑的三位重要奠基人:格罗皮乌斯、密斯和勒·柯布西耶,他们都曾是他的学生和助手(关于贝伦斯,本书第三章里有过介绍,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在以上几位现代建筑先驱的影响下,年轻一代建筑家开始成熟起来,他们肩负了完成现代建筑和现代设计体系的重任,其中最具有世界影响意义的是德国设计家、教育家格罗皮乌斯,密斯,瑞士建筑家、理论家勒·柯布西耶,芬兰建筑大师阿尔瓦·阿尔托,美国的佛兰克·L.莱特这五位大师和一些俄国、荷兰的设计先行者。他们通过建筑实践和设计教育,冲破了传统建筑、传统设计和传统美术教育体系长期以来对思想的禁锢,建立起崭新的体系。新的建筑思想、建筑原则,以及新的设计教育体系终于得到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