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萌起(第5/46页)

德国“工作同盟”的成立是现代设计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自从这个机构成立以后,德国的设计家就有一个可以团聚的中心,“工作同盟”组织的各种展览和讨论会都变成当时设计先驱人物研究发展、讨论问题的重要场所。格罗皮乌斯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工作同盟”分不开的。

德国“工作同盟”对于德国的设计、建筑产生了直接的、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欧洲一系列国家都开始仿效德国成立类似的政府支持的设计组织。1912年,奥地利“工作同盟”成立,1913年瑞士“工作同盟”成立,1915年瑞典“设计协会”成立,英国也于1915年成立了英国“设计与工业协会”。在所有这些协会、组织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德国“工作同盟”的影响。

德国“工作同盟”于1914年在科隆举办展览,展出了德国当时最先进的产品设计,而这个展览—办公—设计—制作综合中心大楼是由格罗皮乌斯亲自设计的,具有极其鲜明的现代主义建筑面貌,本身就是“工作同盟”的一个精神和思想的集中体现。威尔德为该展览设计了剧院和管理人员办公室,德国其他知名的设计家也为该展览设计了各种建筑局部和构件,集中展示了德国现代建筑和现代设计思想的发展成果。

阿道夫·卢斯设计的象鼻八腿小桌(Eight-legged Elephant Trunk Table1900)。

德国『工作同盟』1914年展览的海报。

德国『工作同盟』1914年展览中展出的汉诺威H.BAHLSENS饼干公司的饼干盒包装。

德国『工作同盟』参加1930年的巴黎博览会,展出了马谢·布鲁尔在包豪斯设计的家具。

亨利·凡·德·威尔德设计的水晶玻璃香槟酒杯。

亨利·凡·德·威尔德1930年为在阿姆斯特丹南部举办的一个外国贸易展览设计的海报。中心人物是古罗马神话中的贸易之神,背景是工业社会的产品:飞机、火车和轮船。

阿道夫·卢斯1906年设计的卡玛住宅(Villa Karma)的室内和家具。

亨利·凡·德·威尔德1902年设计的银质餐刀。

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断了“工作同盟”的运作,战后很长时间都没有恢复元气。1927年,德意志“工作同盟”终于重新组织力量,经穆特修斯建议,在德国建筑大师密斯的领导下,在德国的斯图加特举办了大规模的现代建筑展,邀请了欧洲各国16位最杰出的现代建筑师,设计了总共由21栋公寓楼或独栋住宅组成的一个小区,这就是著名的“魏森霍夫现代建筑展”(Weissenhof Estate)。这个展览中建造的所有建筑都具有鲜明的现代主义形式和 功能,没有装饰,采用标准预制件,价格低廉,而风格现代,功能良好。美国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当时刚刚成立不久,便派了年轻的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 1906—2005)去德国参观。敏感的约翰逊立即预感到这种风格会成为国际建筑的标准风格,因此将之命名为“国际主义建筑”(Internationalism in architecture)。

1930年,德国“工作同盟”参加了在巴黎举行的巴黎国际博览会,同盟作品的展示区域全部由包豪斯设计学院的教师——包括格罗皮乌斯、拉兹罗·莫霍利-纳吉(László Moholy-Nagy, 1895—1946)、马谢·布鲁尔(Marcel Lajos Breuer, 1902—1981)、赫伯特·拜耶(Herbert Bayer, 1900—1985)等人负责设计。德国“工作同盟”的展品受到参观者高度的评价,认为德国已经处在现代设计最先进的地位,特别是在标准化、现代材料和现代设计观念上,比其他国家超前了许多。

1933年纳粹上台,德国“工作同盟”立即被取消,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得到恢复。

(二)现代设计的先驱们

现代建筑运动和现代设计运动是在欧洲发展起来的,之后通过美国影响到世界各地。一批现代建筑的先驱者在推动现代设计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奥地利的阿道夫·卢斯、比利时的亨利·凡·德·威尔德、德国的彼得·贝伦斯等人。正是在他们的思想影响下,沃尔特·格罗皮乌斯、路德维格·密斯·凡·德·洛(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1886—1969)、勒·柯布西耶、阿尔瓦·阿尔托(Hugo Alvar Henrik Aalto, 1898—1976)等一批在现代建筑、现代设计上举足轻重的国际大师,最终确立了现代建筑体系和思想体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使现代主义成为国际建筑的标准风格,成就了设计上的“国际主义”风格,影响了整个20世纪的设计面貌,重新描画了世界都市的天际线,影响了我们日常的生活方式,影响力迄今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