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不敢忆衡阳(1944年4月~1944年12月)(第68/74页)
发烧中的冈村感觉体温又上升了一度。
冈村问宫崎第23军最新的情况,但就在此时(自11月3日以后),第23军那边通信再次中断,又失联了。
在这种背景下,冈村复电给第11军,只有九个字:“我重视宜山(距柳州不到100公里,中国西南最大的弹药和军需品集散地,黔桂铁路、黔桂公路横贯县境,上达贵阳、下达柳州)胜于柳州。”冈村的潜台词是,不要老想着占领大城市,也不要以第一个冲进柳州为荣,打仗要动脑子。
很难说井本熊男或者说横山勇就没有脑子。
双方的分歧仅仅在于:一个认为必须结合前线的变化而动,另一个认为前线的变化还没有到必须改变原计划的地步。
11月6日,横山勇已将战斗司令所推进到距桂林8公里的山水塘村。
当天横山收到冈村简明但意思明确的电报后,仍坚持攻打柳州的主张,并决定不再给冈村复电。
在桂林还没开打的情况下,日军骤然向桂林以南的柳州突击,无论第4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还是白崇禧以及一线的部队都没准备。山本、赤鹿率军向柳州疾进时,桂林已成孤城,横山勇指挥第37、40、58三个师团和第34师团针谷支队分别从南、东、北、西南四面将之包围。虽然侦察得知桂林守军薄弱,想象中的决战并没有出现,但横山还是为正面主攻的第58师团配备了一个坦克联队和一个野战重炮联队。
总攻最后定于11月9日。
山水甲天下的桂林陷入风雨飘摇中。
实际上,宫川清三第40师团对城市东七星岩阵地的进攻在4日入夜后就开始了。七星岩是座石山,多洞窟,成为天然的藏兵洞和射击掩体,最大的一个洞能容纳超过千名的士兵。在七星岩之战,日军依旧动用了毒气。
这是座风光奇秀的城市,四周有险峻奇美的七星岩、月牙山、风洞山、剑山、湖山以及最著名的象鼻山,就连城中都有座独秀峰(可以作为很好的炮兵阵地)。这里的山多为石山,石面裸露,间或覆盖着苍翠的植被,煞是别致好看。即使如此,同样难逃战火的蹂躏。督导战事的白崇禧见桂林机场已经破坏,便撤了。警备司令韦云淞带着贺维珍第31军第131师(两个团)和第46军第170师,外加一个炮兵团和一个高炮营守城,总兵力不到两万人。衡阳守军也不到两万人,守了47天,桂林呢?韦云淞没信心,同时也不想死守。
11月9日零时,日军向桂林发动总攻。
这时候,局势对他们的帝国来说更为不利了:在美国,罗斯福破例第四次当选美国总统;在苏联,十月革命节时,虽然签订了日苏两国中立条约,但斯大林明确称日本是一个侵略国家。南京伪政权的首领汪精卫死于名古屋帝国大学医院。至于太平洋上,日军除了自杀式攻击外,已经拿不出别的办法阻挡美军进攻的步伐了。从这个角度讲,“一号作战”中的攻城略地,只是一针致幻剂。
在日军野战重炮的持续轰击下,秀美的桂林化为火海。
炮击结束后,桂林守军仍一枪不发,如画的城市死一般寂静,像黑下来的银幕。
在东面,当第40师团小柴俊男联队的尖兵中队开始强渡漓江时,桂林城垣突然枪声大作。在城北,毛利第58师团在11月9日清晨在坦克联队掩护下开始全线进攻。开打后,东面的守军阻击激烈,但城南方向的桂军第170师一战即溃,上千士兵在弃城而逃的路上,被迂回到南面的第37师团俘虏。东面跟日军激战的主要是第131师,师长为阚维雍(广西讲武堂,广西柳州人)。
11月9日,冈村发出一份措辞严厉的电令,要求攻到柳州附近的第3师团和第13师团纳入第23军指挥系统,同时命令这两个师团及其他有力部队(指围攻桂林的部队)向柳州西北的宜山进攻。
横山勇回电强硬:“此时山、鹿两师团已逼近柳州城下,不如他们攻入柳州后,再纳入第23军指挥系统,之后再攻向宜山,这是最佳的选择。至于调其他部队转向宜山,因正围攻桂林,是没有余力的。至于派一部监视桂林,围而不攻,第11军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件事。”电报发出去后,横山似乎也觉得有点过,于是叫攻往柳州的两师团各自分出一部纳入第23军指挥,不过最终只是纸面和形式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