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不敢忆衡阳(1944年4月~1944年12月)(第66/74页)

10月20日,已抵达全州城外南三村的横山勇在召开师团长会议时又讲到了这一点。但高级作战参谋井本熊男提出质疑:“先前判断中国军队是按内线作战的指导来打的,即张发奎第4战区的部队当向第11军正面出击。现在情况似乎并非如此。另外,在一种预判中,进入广西地界后,我军将遭极顽强的抵抗,事实上,各师团正面,无论是中国军队的数量,还是抵抗的强度,都是很微弱的。情报显示,在桂林布防的,只有两三个师。”

横山似乎也有些困惑了。

井本继续说:“这跟先前的判断大相径庭。那么,就有两个可能,一是中国军队把主力调向了桂平第23军的正面,另一个可能是张发奎部和转进到广西的薛岳一部,已经没法组织起抵抗了。”

白崇禧确实没在桂林放什么兵力。

虽然传达了死守三个月的命令,但临战前他还是选择了在桂林之野机动作战的策略,把主要兵力都调出了城(桂林之野后来也没什么战事,而从桂林调出的两个师的师长,分别是他和第16集团军总司令夏威的外甥。有时候,事情就是这样简单)。不过,正如井本熊男判断的那样。在白崇禧的督导下,张发奎正在往桂平一线增兵,所谓柿子得拣软的捏,他们要主打从广东来的田中久一第23军。

第11军攻击桂林前,以柳州为目标的第23军就开始行动了。

后来,张发奎指挥第4战区部队,在桂平一线反击田中久一第23军还是取得了战果的,尤其在蒙圩之战,通过特种兵狙击,连续毙杀第23军难波正六等5名联队长、大队长。这在以前的战斗中还是很少见的。

第11军那边,相继攻破长沙、衡阳的毛利末广第58师团,又领导了攻击桂林的作战任务。配合他们行动的,是宫川清三第40师团(宫川在衡阳之战接近尾声时接替了青木成一)。山本三男第3师团、长野祐一郎第37师团负责攻占桂林东南的荔浦、阳朔;赤鹿理第13师团则向桂林西南机动迂回,负责切断桂柳公路。用第11军司令部参谋们的话:“根据镜兵团的战斗经历,他们打运动战比打攻坚战更擅长。”

不过,11月1日,赤鹿理又接到井本熊男的电报,命令他们从南面直接进攻桂林。

对这份电报,赤鹿很不欢迎,不是说只负责向南迂回么?不是说第13师团不擅长攻城战么?赤鹿没在第一时间率兵北上,而是擅自下令攻占原先目标外的桂林西南38公里处的永福。赤鹿认为,攻占永福后,切断桂柳公路才有意义,向北可拦截从桂林撤退的守军,向南可阻击柳州方向来的援军(但是这个设想是多余的)。

赤鹿率兵攻击永福对中国军队来说确实很被动,直接导致夏威第16集团军和转进到广西的杨森统领的杨干才第20军来不及设置防线,而且这个行动成为随后第11军擅自攻取柳州的第一张骨牌。

事情是这样的:

从10月底开始,从广东来的田中久一第23军就跟第11军以及衡山的第6方面军前进指挥所失去电报联络。一些零星情报显示:大约八个中国师向第23军所在的桂平一线调动。井本认为:即使第23军能与八个师的中国军抗衡,也一定会影响到他们对柳州的攻占。在这种情况下,就算第11军如期拿下桂林,如果第23军不能顺利推往柳州,仍会给处于内线作战的中国军队各个击破的机会。到11月2日夜,井本得出一个结论:第13师团正向永福推进,第23军则已经失去联系,战势已发生变化,攻占桂林自不待言,第11军同时还要担负起攻占柳州的使命。

岛贯武治只是把进攻时间提前,井本熊男则直接去抢别人的作战任务。

在南三村石头堆砌的房屋里,面对井本的建议,横山勇稍微愣了一下。参谋长中山贞武则希望叫他静思15分钟。于是几个人闭着眼不语。10分钟后,中山睁开眼,问:“现在冈村方面军司令官的命令是,第11军不要管占领柳州的事,而应向柳州西北进击,与第23军相策应,截断第4战区重庆军的退路,保证将之围歼。如果第11军直接攻向柳州,重庆军就有可能从间隙中逃脱。对此,井本高级参谋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