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谋不臧 山穷水尽(第6/39页)
「第一,依照宪法规定,总统只是国家元首,行政院长才是国家的行政首长。我认为此一规定与我们的民族性,最为适合。因为我国历史上的盛世,几乎都是政治领袖不做国家元首而负行政责任,远者,如几乎妇孺皆知的舜相尧,禹相舜,伊尹相汤,周公相成王,无一而非如此。近者,如民国成立以来,也是林主席做超然主席,而由政治领袖负国家行政责任的十年期间最为安定。今天总裁是我们的政治领袖,他不愿出任总统,只準备做行政院长,不但适应宪法的需要,且与我国优良的政治传统相吻合,我们应该赞成。
第二,总裁大半生的历史,显出:凡是他专负一项实责的时期,都有优良的成绩,反之,凡是他一身而兼若干名实不符的职务时期,还可能引起纷乱。例如在广东时,他专做黄埔军校校长,很快的便培养成一批优良的革命干部,组成一支百战百胜的党军,对讨平陈炯明和统一广东,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北伐军兴,总裁被任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复兼中央党部主席,党内即起纷争,几乎影响了北伐的军事。后来,总裁辞去中央党部主席,专负军事责任,北伐才迅速完成。再后,总裁被推为国府主席,内战即不断发生,直到九一八事变,总裁辞去国府主席,专任军事委员长,国内的政局才逐渐平定下来。此后,总裁驻节南昌,专负剿匪责任,很快便将共区完全收复。抗战开始,总裁也只是做行政院长,并未兼任国家元首,建立了举国一致的抗战基础。林主席逝世后,总裁兼国府主席,大家甚至把他当作一种万灵药使用,省政府主席人选有困难,把他推出去兼任,大学发生风潮,也把他推出去做校长,但事实上却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如果我们今天还要勉强他做总统,无异是强迫总裁行其所短而弃其所长,实非爱护领袖之道。
第三,民国成立以来,都是军人专政,以致内乱频仍。北伐统一后,北洋军阀政权虽已崩溃,但军人干政的歪风尚未尽去。由于总裁也是军人,最近若干年有的军人同志竟想做他的继承人,从而不务正业,乱干政事;甚至有些自知尚无可能做继承人的军人同志,因为自恃蒙受总裁的恩宠,也公然广纳党羽,自立门户,造成一种畸形发展的现象。现在行宪开始,更有几位军人同志(按:指李宗仁、程潜)準备竞选副总统。长此下去,不但民主宪政的基础无法确立,我们国家的前途,亦甚可忧虑。假如我们能遵从总裁的指示,推选一位本党以外的文人做总统,我相信那几位準备竞选副总统的军人同志必将自觉惭愧而放弃竞选。如此,我们行宪后的总统、副总统均可由文人出任,把民国以来军人干政的局面予以结束,也才符合本党还政于民的初旨。
第四,这几十年来,我们的政治上和社会上,都充满了争权夺利的现象;似乎自私自利,不顾公益,已成了我们民族的根性。要想矫正这种风气,本非易事;但假如领导人物能在若干举国瞩目的大事上,以身作则,则可收到风行草偃之效。华盛顿是美车的开国元勛,但他做了两任总统之后,即拒绝再连任下去,因而树立了美国总统只以连任一次为限的传统。我认为这是美国自立国后就能步入民主宪政常轨、没有再发生变乱的最大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罗斯福总统虽然打破了这个传统,但我总觉得此乃事出非常,不足为训的。本党自总理逝世,总裁继起后,他的功勛彪炳,虽然盖于一时;但亦有人常以小人之心测他,在背后批评他太自私,以致造成党内和国内的种种原可避免的纷争。如今开始行宪,有的人还认为总裁的目的只在于做总统,并无诚意实行民主宪政。现在总裁宣布不愿做总统,足证他一心为国为党,毫无权利观念,不但可使那些平素对他怀疑的人心悦诚服,而且足为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树立一个良好的表範。其影响于社会人心和政治风尚,比华盛顿拒绝连任三次,可能还要深远。今后任何人如再有争权夺利的情事或自私自利的企图,我相信只要我们把总裁的名字举出来,就可使他自惭形秽,而翻然省悟的。这正是对我们的民族劣性和当前政治上、社会上的坏风气,施以最有特效的一付良药,我们千万不可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