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联合统治者的决裂(第6/9页)
步骤开始采取,但并不迅速。元老院的大多数,懔于破裂的即将来临,不让任何会期得以发出任何谕令,如此数月过去,而由于庞培那庄严的慢板,又有几个月过去了。最后,庞培终于忍不住了,以他又保留又犹豫然而又坦白不过的方式,站到了立宪派的一边,开始打击他往日的盟友。恺撒派要求准许恺撒兼任执政官与总督之职,被他断然拒绝。他粗率地说,他认为这种建议无异是儿子建议鞭打父亲。他原则上也赞成马塞卢斯的建议,宣布他不允许恺撒直接由总督去碰执政官的职位。
不过,他也暗示(尽管在这一点他没有做任何有约束性的诺言),他们可能允许恺撒参加公元前49年的选举,而无须他亲自报名,同时他的总督任期则至多可延至公元前49年11月13日。但同时,恺撒的代表所要求的一个条件却也被这个无药可救的拖延者所答应;这要求乃是将继任者的提名延至公元前50年2月最后一日;他们的这项要求可能是以庞培—利西尼亚法的一个条款为基础,即元老院不得在行政官任期最后一年开始之前讨论其继任者问题。
公元前51年9月29日,元老院乃为此目的而颁布谕令。高卢两省的两个总督履新日期在行事日历上订为公元前50年3月1日。但元老院实已着手在解除他的兵力(正如以前曾由人民之令而解除卢库卢斯的兵权),其法是劝导恺撒的老兵,要他们向元老院申请退役。恺撒的支持者以他们护民官的否决权尽可能地消除这些谕令。但庞培明白宣布,行政官必须无条件服从元老院,而代请与过时的官样文章不能发生影响。
如此,贵族派——其传声筒现由庞培自愿担任——暴露了意图,就是在得胜后重修宪法,扫除一切人民自由。事实上,在攻击恺撒时完全不诉诸公民议事集会,理由在此。庞培与立宪派的联盟自此正式彰明,而对恺撒的判决已然决定,只不过发布日期在拖延中而已。次年的选举对他极为不利。
恺撒的应对
在恺撒的反对派对他备战的这段时期,他却平复了高卢属地各处的叛乱,恢复了和平。早自公元前51年夏季,在保卫国境的方便借口下,他把一个军团调入北意大利,事实上是因为高卢已不再需要如许军团。如果他不曾及早发现,至少他现在已经明白,他已无法避免跟自己的同胞干戈相向。但因在刚刚和平的高卢之地,军队最好继续驻守一段时期,因此他才设法延缓内战的时间;又由于他深知元老院大多数极爱和平,他便并未完全放弃希望,仍期待元老院可以抵住庞培的压力,知所约束,以免宣战。
为了当前不与最高统治机关公开对立,他不惜做重大牺牲,公元前50年春,元老院听从庞培建议,为即将来临的帕提亚之战,庞培与恺撒各应提供一个军团;依此决定,庞培乃向恺撒索回数年前借调给他的一个军团,以便也派往叙利亚。恺撒对两个要求都做让步,因为元老院的谕令有其合宜性,庞培的要求也有理可循,无可辩驳,再就恺撒而言,守法与忠诚,远比数千部队重要。两个军团按时返回意大利,听由政府指挥。然而,他们并没有奉派至幼发拉底河流域,却留在卡普亚,留待庞培运用;公众于是又一次得到机会比较恺撒与庞培的态度:一方是为避免争执而尽量让步,另一方则背信弃义,以备一战。
库里奥
为了同元老院讨论,恺撒不但收买了该年的两个执政官之一,鲁西乌斯·埃米利乌斯·保卢斯,更重要的是收买了护民官盖乌斯·库里奥,此人可能是那个时代的浪荡子中最特殊的一个。他优雅无双,辩辞无碍,足智多谋,才思横溢,闲散之际精力益为焕发。他的放浪也是举世无双的,借钱特有天才(他借债据估计有六千万塞斯特斯),在道德与政治上缺乏原则。他原先自求由恺撒收买,但为恺撒所拒。然而此后攻击恺撒时所表现的才华使恺撒决心收买;代价昂贵,但货品确实与代价相配。
库里奥在护民官的头几个月扮演独立的共和派角色,大肆攻击恺撒与庞培。当公元前50年3月,为了次年的高卢总督职,元老院又重起讨论之际,他便利用他由此所得的公平印象。他表示完全赞成元老院的此种谕令,但要求这项命令也当同时用于庞培及其特殊的军事指挥官职位。他论道,在一个法治国家中,一切事务的处理必不可有特例,而仅由元老院任命为总督的庞培,尤不可比恺撒更不遵守法治国家的基本原则;两军之中,但除一个将军之职,只能益增宪法体制的危险。他的这些论点使那些肤浅的政客服服帖帖,更赢得了公众的赞许。库里奥更进而宣布,他要运用宪法所给予他的否决权阻止任何单独不利于恺撒的程序;这宣布不论在院里院外,都得到极大的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