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行尽江南意 迟迟只为卿(第5/12页)

船过洞庭,唐宁登岸向岭南连州来,此去湘江乃是溯流,船行反不如人行快了。这日到得衡阳,见湘江上游下来几十条大船,结成一个船队,前后呼应,好不气派,泊在码头,引来无数百姓围观,纷纷羡慕那柳州曹家。

阿元嫁入柳州曹家已有四年,但不知如何,唐宁听到柳州曹家依然心中有些酸酸的。到了夜间,唐宁投宿的客房又面对湘江,与那队商船也仅隔一箭之地,竟展侧难眠。

临近三更,猛听船上一声惨呼,唐宁登时惊起,跟着又是一声惨呼。

唐宁抄过箫剑,急从窗户纵出,奔向船队。

果然是盗贼袭击商船,船上虽有护船的家丁,但人又少,武功也平平,敌不过盗贼人多,形势危急。唐宁跳上船头,接连将盗贼或点穴或打落江中,盗伙见唐宁厉害,发一声暗语,将火把灯笼尽抛入江中。

其时乌云遮月,登时一片漆黑,目力所及不足丈远,盗匪惯行黑道,相互有暗号相认,只苦了护船的和唐宁,不多时又有几名家丁被害。唐宁也只能自保,正在焦急,中船传出婴儿啼声,唐宁急忙跳到中船,脚未落地,横里一剑削来,其势甚是凌厉。

唐宁急忙避开,不想那人一击不中,跟着便是急攻,竟是一个江湖高手。唐宁再不出剑便有危险,箫剑出鞘,一片青光迎向那剑。那剑却知厉害,不肯硬碰,一招下来,两人都是“咦”的一声,原来唐宁从那人剑法中已知来人便是秦宁。

两下里还未打话,隔船呼哨一声,不绝打来暗器,唐宁只得避闪开来。便在此时,明月却从云层中透出,借着这份光,唐宁已看到隔船十几名盗匪,猛喝一声,纵过船去,箫剑指处,登时斩倒数人。

唐宁本不是心狠手辣的人,但是情形紧急,月亮能露出云层只是一小会工夫,不久又将为云遮挡,盗匪人众,又有秦宁这样的高手,满船无辜恐会尽遭荼毒。

这时后面数船也是惨呼连连,唐宁心急如焚,手中加紧要尽歼这船上的盗贼,听得几条船上连声呼哨,那些盗伙纷纷投入江中。

一片死寂之后,陆续有几条船上亮起了灯。唐宁跳上船顶,见各船上的人慢慢走出舱来,适才有婴儿啼哭的船上也亮了灯,出来一个年轻人大声喝令各船不要轻动现场,以备报官。

唐宁这才确信盗匪已退,纵上岸来,那些见过他的家丁呼道:“壮士留步。”

唐宁一笑收剑,转身便走,却听那船上有人轻轻“咦”的一声。声音虽低,唐宁却听得清晰,身子一震,急步便走。

那声音分明便是阿元,虽时隔四年,唐宁还是一下子便听了出来,胸中翻覆不能平静。虽明知阿元已嫁作人妇,那年轻人说不定便是她的丈夫,而那婴儿只怕也是她的孩子。但一闭眼唐宁便见到当年在朱雀大街分别时,阿元身着淡紫衫凄然欲绝的神情,和上元夜见最后一眼时满含千言万语的眼神。

回到客栈,唐宁依然从窗户纵回,店中无人知觉。唐宁斜靠窗前,回想起与阿元从相识直至分别的情形,与阿元的情事是他心中永远的遗憾。唐宁是个守礼之人,他知与阿元纵便以兄妹或朋友身份相见也必然会难过,是以狠心绝情,不肯回头再看一眼。

翌日唐宁担心商船再遭盗贼袭击,便暗中护送直至船队过了衡山,其间远远见一女子常出舱眺望,知是阿元,终于忍下心来不去相见,反身向南。

一路上唐宁总有几分神不守舍,一会想起阿元,一会想起韦玉筝,还有凤儿。这日在郴州地界,要过南岭,行走在山谷之间,猛然前面一伙人马挡住去路,唐宁四下一看,才见自己已被二三百盗贼团团围住。唐宁独自行走江湖也有数年,从不曾这般不小心,只缘今日失魂落魄,直到被人围定才发觉。

一个看似首领的人咬牙切齿道:“好小子,你两番坏大爷的事,真是我命中克星。大爷若不除你,只怕今后连觉也睡不安逸,今日你是插翅难飞了。”

唐宁心道我与你素未谋面,如何会两番坏你的事,冷眼相看,用心周防四周。

那人嘿嘿笑道:“小子,也许你忘了大爷,大爷却记得你。你还记得在澧水边上殷宜那档子事么?”

唐宁一时恍然,此人便是追杀殷宜的四名柳家寨匪之一,投江逃命的那个。当初若非唐宁呼住老疯头,他哪里还有命在?而今却率众围住唐宁,唐宁真觉自己实在有东郭先生之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