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行尽江南意 迟迟只为卿(第7/12页)
过了两日,唐宁伤势稍好,二人便并辔南行。经此一事,二人倒谈得投机,想起少年在学宫之时,相对唏嘘。秦宁又提起当年唐宁如何两度到河北,唐宁不便提起小时候之事,便说为一个师妹寻访仇家,那仇家只留下右耳被削、河北口音、三十以上年纪、用三齿镖这些线索,如今多年寻访无果,事情又过十几年,也不再存什么指望了。秦宁若有所动,但终于未讲话。
到了连州,唐宁便径到刘禹锡府中,他已来连州多次,熟门熟路。今日见了刘禹锡,递上白居易和薛涛的诗歌信笺,刘禹锡见唐宁面色委顿,身上受了伤,便询问路上情形。在座的又有一名书记门的弟子,更加留心,心道此人与西川首席“女校书”薛涛相识,这事迹莫被她先抢记了去,便要取木板记录。
唐宁道:“一桩小事,何必劳动书记门。”他不喜张扬,秦宁如今只求有个安身所在,哪敢扬名,更是不肯。
刘禹锡笑道:“既是游侠壮举,又何不留名青史。”
唐宁笑道:“小小事情,又那配游侠二字。那《侠隐记》上尽是知名大侠,这种小事不值一写。”
那书记门弟子又是一名少女,道:“这位公子尚未知晓,这侠客事迹太多,确实不能尽录于一本《侠隐记》,只有知名大侠、惊世壮举,才会由我杨掌门亲自选择,录入《侠隐记》中,年年都要重新修订。除此之外,各道、各州都自编成册,凡在各州的书中出现五次以上,或在各道的书中出现两次以上,皆可称为侠客,如能由我杨掌门录入《侠隐记》,便可称为大侠了。”
唐宁与秦宁相视一笑,敢则这大侠和侠客的封号是由书记门颁的。二人坚不肯让写,那少女也只得罢了,讪讪而去。
唐宁这才引见秦宁,并将他在衡阳与郴州两度截杀永安寨匪的义举讲给刘禹锡,请刘禹锡能否给秦宁在连州谋一职事。
刘禹锡笑道:“秦公子有这份武功侠气,留在连州,是百姓之福。”传请州尉过府,想将秦宁荐入军中。
过不多时,那州尉来拜,两下里一见,那州尉与秦宁都退开两步,相互戒备。
那州尉冷笑一声道:“我道是谁,原来是你。真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刘大人,此人是淮西叛将,朝廷通缉的要犯。”喝令左右拿下。
刘禹锡问唐宁:“唐世兄,此是为何?”唐宁道:“秦公子是受人陷害。”
秦宁也向那州尉道:“王师兄,秦某投入淮西乃是卧底,阎师兄及各位师伯师叔都是知道的,何况我事后还因功回到神策军。”
那州尉冷哼一声道:“你戕害同门,而后逃之夭夭。我身为剑宫弟子,岂能让你从我眼皮下逃脱。”
秦宁道:“赵师弟平素与我交情不错,我怎会杀他?这都是成颀诬陷,赵师弟也是他杀的。”
那州尉喝道:“不得污蔑成师兄。”
秦宁道:“我临去成德时,阎师兄对我叮嘱再三,他最了解我,会替我洗清冤屈。”
那州尉冷笑道:“正是阎师兄发布掌门令,要各地见到你,不必多问,立即格杀。否则你我都是旁支,我何必害你?”
秦宁万没想到阎峰会发布这样的命令,这分明是不给他任何申诉的机会。秦宁一阵心寒,拔出长剑道:“王师兄,你若讨好成颀,想取我的性命,就来吧。”
那州尉也拔剑出来,周围数人也持剑围住秦宁。唐宁眼见秦宁势危,也拔出箫剑,秦宁救他一命,他怎能见死不救?
两下里剑气相向,刘禹锡脸上慌乱片刻随即镇定,道:“王将军,这位公子不管怎么说也是我刘某的客人,王将军难道要在我堂上动手么?”
那州尉虽自恃有剑宫撑腰,也不便得罪地方上司,何况这刘禹锡最是强梁,对权贵是宁折不弯,惹怒这老头,也是麻烦。那州尉也知真动了手,也未必能胜,当下收剑道:“看在刘大人面上,今日便放他一马,不过若再在连州遇见他,只好得罪了。”
秦宁道:“不劳王师兄,秦某自会离开连州,就算死也要抓一个成颀的死党垫背。”那州尉居然暗叹一声。
唐宁哪里放心让他单独行走,便向刘禹锡辞行,并道:“那永安寨匪还望刘大人费心剿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