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一步影响几十年局势的好棋(第18/28页)
张祖仁这个首富只是表面上的。若以家族算,余家在洪江有两大商号,一是余家的祖业余记油号,二是余成长的风云商号。这两大商号中,风云商号,是仅次于张记油号的大号,余记油号,也可以在洪江排到二十名之内。而余家在长沙还开有余记商业,若是拿回洪江排名,大概也能排在十名之内,另外在安化还有一个茶场,是湖南省规模最大的茶场之一。若是将余氏家族产业加起来,张祖仁这个洪江首富,就只能往后排了。
至于王家就更是特别,大哥王顺国,做的是木材生意,虽然开了一个商号,但在洪江,连三十名都排不上。本人和其他几兄弟,来往也不是太多,羡慕忌妒恨使然。二哥王顺朝,接过的是王家祖业,经营着王记油号,由于桐油供需饱和,洪江的油号太多、竞争激烈等原因,王记油号虽然在洪江同行排名第二,仅次于余记油号,但根本挤不进洪江十大商号。老四王顺喜,按照当初父亲的部署,开了王记茶号,表面上,是洪江十大商号之一,而实际上,其个人身家,很可能超过了张祖仁。
最值得一说的,还是王顺清。表面上,王顺清并不经营商业,只是当官,而且当的是一个七品芝麻官。可就是这个七品芝麻官,来钱的门路,比谁都广。王顺清在暗中做着一些什么生意,除了他自己,就连和他关系最亲近的王顺喜,都不完全清楚。有人暗地里说,王顺清才是真正的洪江首富。
与洪江所有的商人相比,王顺清要赚钱,门路比别人多得多,只要官场的一个动向,他就可以大把大把地捞钱。古立德要组建民团,王顺清便又一次有了赚大钱的机会。
王顺清说:“组织民团这件事,别人做,肯定不行,只能由你组织。”
王顺喜点了点头:“这倒是一个办法。到时候,每家都得出人,出不了人的,就拿钱来。”
“就算是出人,那也得自己带枪。”王顺清说。
“对对对。”王顺喜说,“洪江的这些商人,既要出人,又要出枪,子弟一旦加入民团,和土匪打仗的时候,难免会有个三长两短,他们一定不干。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出钱。他们有的是钱,出这一点,不会在乎。”
王顺清美美地干了一杯酒:“你觉得我这个办法怎么样?”
王顺喜说:“办法是好办法。不过,我觉得,你还要去找一个人。”
“找一个人?哪个?”王顺清问。
“去找我的舅子哥,张祖仁。”王顺喜说。
王顺清一时没有转过弯来,问道:“他一个鸦片烟鬼,风一吹就倒,我找他做什么?”
王顺喜说:“找他是没半点用,但你忘了,他的生意伙伴是西先生,而西先生的手下,有一支洋枪队。”
王顺清恍然大悟,随即又摆头:“那个鸦片烟鬼,我看见他,心里就不爽。他仗着自己这些年开鸦片烟馆赚了大钱,以为老子天下第一,把谁都不看在眼里,我去找他,恐怕说不上话。毕竟,他是你的大舅子,还是你去找他吧。”
王顺喜想了想,说:“要不,吃完饭,我们一起去?”
酒足饭饱,睡了个美美的午觉,下午三点多钟,兄弟俩出门。毕竟,张祖仁的名声不好,兄弟俩不想沾了这个坏名声,故意把速度放得很慢,这里走走,那里停停,将半个洪江城逛了一遍,最后才到了张家门口。
余家冲以北的一片区域,是洪江的烟花之地,也是最繁华之地,光妓院就有一百多家,绍兴班、荷风院等,极负盛名,几家大的妓院,光妓女,就有上百名。除了妓院之外,这个区域,还多酒楼、烟馆和戏院。一般正当人家,通常不会在这里置业。张祖仁到底是整个洪江最有名的混混儿,父亲死去之后,他就把家搬到了这一带,用他的话说,“我就是一个烂人,正好混在烂人堆里。”
王顺清毕竟是汛把总,有负责地方治安之责。这一带,属于治安最为复杂的地区,他在这里走动,那是维持社会秩序,倒也没人能说什么。
到达张家门前,王顺喜四处看了看,没有见到熟人,一步就跨了进去,入得门来,立即喊:“告诉你们家老爷,有贵客来访。”
下人说:“我们家老爷正在会贵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