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曲中旧侣(第18/20页)
自从八旗将领关虎掳良为娼事件曝光,且不说那些受害者亲眷,因满人劣行而义愤填膺者更是大有人在,会不会有人绑架了灵修,以她作为要挟江宁将军缪齐纳惩治关虎的工具?
但夫子庙是闹市,绑架者不会选择此处,多半会到僻静人少处再下手。
曹湛想了一想,先到小吃街几家大酒肆一一问过,均称没有见过灵修。曹湛愈发肯定灵修是遭了不幸,一路寻来满城附近的复成桥,果见船家贺春正驾船守在那里。
贺春乍然见到曹湛,很是惊讶,忙上前告道:“曹总管有事的话,该去大报恩寺,不该直接来找我。”
曹湛道:“我有一点私事,来向贺兄打听。贺兄所停复成桥,位置绝佳,目力所及,上可到天津桥,下可达大中桥,前夜这一段路上可发生过什么不寻常的事?或是贺兄听到了什么动静?”
贺春道:“没有啊。曹总管特意跑来,就是为了问这个吗?”
曹湛心道:“满人不习水性,以灵修个性,回满城的话必定会走沿河大道,好观赏沿途灯光河景。若发生了什么事,她必定会挣扎反抗,竭力呼救。这一带为僻静之处,夜深之时,贺春一定会有所耳闻。他既然说没听到什么,那么灵修当不是在这一带被人掳走。”
他也不向贺春多作解释,道了声谢,就此辞去。
重新回来夫子庙时,正午已过,曹湛随意买了一些吃食,勉强填饱肚子,这才来到商品街,到上次灵修进去或是瞩目过的数家店铺打探。
有一家专售玛瑙石的店家告道:“对对对,那姑娘前晚来过,看上了一块红玛瑙,说好了价钱。正要付钱时,那姑娘突然放下石头便走了。我追到门口叫她,她头也不回地道:‘先给我留着,我一会儿回来。’结果她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曹湛问道:“依店家来看,那姑娘是不是看到了什么人,所以临时放下玛瑙,追了出去?”
店家想了想,道:“好像就是这么回事。我追到门口时,看到前面有个高大的男子,那姑娘就跟在他身后。”
曹湛忙问道:“店家可有看到那男子面目?”
店家摇头道:“没有,只看到一个背影而已。公子不妨到北面的店铺打探,或许有人看到了他二人也说不准。”
曹湛谢了店家,辞了出来,正待到前面绸缎铺打探,有一名头戴剪绒帽的男子走了过来,招手问道:“公子是在寻人吗?”
曹湛道:“阁下是谁?怎么会知道我在寻人?”
那男子笑道:“公子今日来了夫子庙两趟,前后转悠,不是寻人是做什么?只要公子跟我走,便可见到你想见的人。”
曹湛抢上前去,逼住那男子,右手抚刀,问道:“阁下到底是什么人?”
那男子不客气地将曹湛推开,道:“我只是个好心引路的人,公子不信我的话,那就算了。”
曹湛听对方道破自己今日来了夫子庙两趟,料想行踪早已落入对方监视之中,对方引诱自己前往某处,必定不怀好意,只是又挂念灵修安危,不得不跟了上去。
那男子对夫子庙地形极为熟悉,左穿右插,来到一处幽深小巷。曹湛刚随其步入巷子,便觉察到有人闪身出现,堵住了背后巷口出路。他还待拔刀,前面那剪绒帽男子顿住脚步,悠然道:“请曹总管想想灵修小姐。”
————————————————————
[1] 顺治十四年(1657年)八月,王士祯在济南城北大明湖水面亭,会集诸名士,创秋柳诗社。王士祯寄情杨柳,赋诗四章。其一为:“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他年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烟痕。愁生陌上黄骢曲,梦远江南乌夜村。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难论。”诗传四方,打动了无数士人之心,和者千家,成为一时盛事,史称“王渔洋《秋柳》四首,百年来脍炙人口”。在众多的唱和诗中,王土祯认为徐夜的和诗最好。徐诗其四如下:“摇落江天倍黯然,隋堤鸦乱夕阳边。谁家楼角当霜杵?几处关程送晚蝉?为计使人西去日,不堪流涕北征年。孤生所寄今如此,苏武魂销汉使前。”冒襄此诗亦是为和王士祯原诗而作,寓感兴亡,略同原唱,神韵亦无多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