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曲中旧侣(第19/20页)

[2] 水绘园:位于今江苏如皋古城东北隅,外城河内,内城河尽头处,如泰运河南岸,是中国徽派园林的孤本代表。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为邑人冒一贯别业,历四世至冒襄时始臻完善。冒襄将旧园重整,不设垣墉,环以碧水。园中以洗钵池为中心,池水四方分流,把园分为数块,借水的聚散,自然地形成了一幅幽美的画图。清初名士陈维崧在《水绘园记》中写道: “绘者,会也,南北东西皆水绘其中,林峦葩卉块扎掩映,若绘画然。”门额“水绘庵”三个大字,为园主冒襄亲手所书,今存。

[3] 董小宛多才多艺均为历史真事,其人还善制菜蔬糕点,尤善桃膏、瓜膏、腌菜等,各色野菜一经她手都有一种异香绝味。她腌制的咸菜能使黄者如蜡,绿者如翠。做的火肉有松柏之味,风鱼有麂鹿之味,醉蛤如桃花,松虾如龙须,油鲳如鲟鱼,烘兔酥鸡如饼饵,一匕一脔,妙不可言。如皋名特产董糖原名为“秦淮董糖”,便是董小宛所创,董小宛因此还被名列古代十大名厨。

[4] 吴伟业有《题冒辟疆名姬董小宛像》诗,第七首云:“乱梳云髻下妆楼,尽室仓皇过渡头。钿合金钗浑抛却,高家兵马在扬州。”“高家兵马”指高杰,当时已经覆灭,因而时人认为此处“高家兵马”指代清兵,董小宛是为清人掠走。第八首云:“江城细雨碧桃村,寒食东风杜宇魂。欲吊薛涛怜梦断,墓门深更阻侯门。”将董小宛比作唐代名妓薛涛,然吊唁墓门时,却有侯门阻隔,明显是指董小宛已为权势极高的权贵所得。另外,冒襄所著《影梅庵忆语》亦有诸多闪烁可疑之处,因篇幅所限,不再一一指出。

[5] 清廷有文:“织造系钦差之员,与地方官虽无统属,论其体制,不特地方交涉事件各官不得牵制,即平时往来文移,亦不容以藐视……嗣后织造与督抚相见,仍照先前举行宾主礼,文移俱用咨。”

[6] 敲锣后立即用手捂住锣面,不让锣声蔓延,称为半锤。

[7] 刘三季是江苏常熟黄亮功继妻,天然秀媚,不同凡艳。清军南下前,黄亮功病死,刘三季守孀在家,后被清军掳掠,献给了豫亲王多铎。多铎逼其侍寝,刘三季则拼命反抗。多铎是摄政王多尔衮亲弟,当时是满清第二号实权人物,他还是头一次见到如此风情的女子,反倒多了几分佩服,不敢再强行相逼,只让婢女小心服侍。回北京后,多铎打听到刘三季跟亡夫黄亮功有个女儿叫黄珍儿,在兵乱中失落江南,于是派人到江南寻访到黄珍儿,安排与刘三季见面。刘三季见到爱女,又惊又喜,从此对多铎态度大为改变。事有凑巧,多铎的正福晋忽喇氏突然病死,多铎于是派能说会道的婢女相劝,承诺让刘三季做正福晋,刘三季终究同意,嫁给了多铎。

[8] 南海子:故址在今北京大兴。元代称飞放泊,是蒙古统治者训练海东青的猎场,基本上是自然状态的湿地。明代改称南海子,系因位于皇城之南,与紫禁城北面的后海、什刹海相对。明宣德年间,明廷拨军修治南海子围墙、桥道、土墙长一百二十多华里,同时还修建了庑殿行宫(今大兴区旧宫镇庑殿村)及旧衙门(今大兴区旧宫镇旧宫村)、新衙门(今丰台区新宫村)两座提督官署,并设“海户”把守,围墙内便是人们常说的“海子里”。清代时也称南苑,将该地作为专供皇室、官僚行猎和操兵习武的围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在南苑之内烧杀抢掠,中国独有的珍贵麋鹿被杀掠一空,直到几十年后才重返故里。《辛丑条约》后,清廷为偿还赔款,在南海子设官产局分割出卖土地;南苑从此解体。

[9] 据近人刘成禺《世载堂诗》,近代训诂学家黄侃在北大讲清史时,曾说“小宛入宫,实顾亭林(顾炎武)之谋”,此举志在亡清,有仿效春秋时候越国献西施亡吴的意思,黄侃说手上有不宣的确证,只可惜直到黄侃离世,也没有把他的“确证”拿出来示人,所以只能姑存一说。孟森等学者曾力辩董小宛入宫之妄,因顺治帝比董小宛要小十四岁。又,据《中国文化之谜》一书中缪依杭(戏剧专家,已于1994年过世)文章《名妓董小宛的下落如何?》叙述称:“如皋城南中学南面龙游河边彭家荡旧时确实有过董小宛墓。笔者至如皋调查与冒襄有关的戏曲史料时,在冒襄别业水绘园中听得一位高龄张老先生说,发掘董小宛墓时,穴中随葬之物有之,却不见骨殖。言之凿凿。”意指董小宛墓为衣冠冢,墓中并无尸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