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糊涂(第5/7页)

“他在开你玩笑,女士。他从枪里取出弹匣摆进口袋,然后把卸下子弹的手枪举到头上打算吓你一吓。他扣下扳机,就在击槌打在空弹膛的那一刹那,你会以为他真的开了枪,然后他就可以享受你的反应。”

“可他真的杀了自己啊。”她说。

“因为后膛还有一发子弹。子弹如果上了膛,取下弹匣可不表示把枪清空了。他忘了后膛那发子弹,以为手里的枪已经清空,所以他扣下扳机的时候,连个吃惊的时间都没有。”

“老天垂怜。”她说。

“阿门,”马哈菲说,“真是可怕,女士,不过那不算是自杀。你的先生根本无意自杀。悲剧,确实是悲剧,不过纯属意外。”他吸一口气,“也许他得在炼狱里耗点时间吧,因为玩笑开过头了,不过地狱之火他可以逃过。这总是个安慰对吧?而这会儿我可要借用你的电话了,女士。跟局里报告。”

“所以你才想知道那把枪是左轮还是自动,”伊莱恩说,“一个有弹匣,一个没有。”

“自动手枪有弹匣,左轮则是子弹轮转盘。”

“如果他那把是左轮的话,他就可以玩俄罗斯轮盘赌了。也就是让轮盘转动试试运气对吧?”

“据我所知是这样。”

“怎么个运作法呢倒是?轮盘的诸多孔槽只有一孔不装子弹?或者只有一孔装弹?”

“就得看你想下什么样的赌注了。”

这话她想了想,耸耸肩。“布鲁克林的人还真可怜,”她说,“马哈菲怎么会想到要找弹匣呢?”

“整起事件感觉有些不对劲,”我说,“让他想起以前一桩案子。有个男的拿着一把卸下弹匣的枪杀掉了朋友——他以为取下弹匣就没事了。开庭时用的就是这个辩词。虽说男人终究难逃法网,不过马哈菲印象深刻。总之他检查手枪以后就发现弹匣不见了,剩下的只要找着匣子即可。”

“在死者口袋。”

“没错。”

“也救了詹姆斯·康威逃过永劫地狱。”她说,“其实不用马哈菲帮忙他也不会有事对吧?我是说,上帝可不需要警察找出弹匣才知道得把他的灵魂送去哪吧?”

“这你可别问我,亲爱的。我又不是天主教徒。”

“教外人士的借口,”她说,“你该知道这个的。好吧算了,我懂你的意思啦。对上帝或康威来说或许没区别,不过对玛丽·弗朗西丝来说绝对是天差地远。这下子她就可以把老公埋在教堂墓园,而且知道自己上天堂时他会等在门口。”

“就是这句话。”

“好可怕的故事是吧?我是说,故事本身是个好故事,不过内容真可怕,想想竟然有人以这种方法杀了自己。而且他的妻子孩子还亲眼目睹了,一辈子都甩不掉的记忆。”

“可怕。”我同意道。

“不过另有隐情,对吧?”

“隐情?”

“得了吧,”她说,“你漏了些什么没讲。”

“你实在太了解我了。”

“该死的还真没错。”

“那么我是漏了哪个部分呢?”

这话她想了想。“喝水。”她说。

“怎么讲?”

“他请你们两个走出房间,”她说,“然后开始检查弹匣摆在哪里。所以找到弹匣时就只有马哈菲一个人在场。”

“当时她精神不稳,所以他觉得让她洗把脸应该是个好主意。再说孩子们又一直没动静,过去瞧瞧也是理所当然。”

“她还得带上你,免得在去往卧室的时候又陷入困惑。”

我点点头。“是个好时机,”我承认,“在无人在场时制造关键证据。他有充裕的时间拿起枪来移除弹匣,再把枪摆回康威手里,把弹匣塞进男人的口袋。如此这般他也许骗不了上帝,却足以把教区神父唬得团团转。且不论康威最终魂归何处,他的尸体绝对可以埋进教区墓园。”

“你觉得他真的用了这招?”

“当然有可能。不过假设你是马哈菲,你检查了手枪发现弹匣还在里头,于是你便做了我们刚才假设的事情。请问你会手握弹匣站在原处,等着告诉寡妇和你的伙伴你刚发现了什么吗?”

“怎么不会?”她说,然后又回答了自己的问题。“不,当然不会,”她说,“如果我打算制造那种重大发现,我会在证人面前进行。我呢,会抽出弹匣,把它塞进男人的口袋,把枪摆回他手里等你们回来。然后灵机一动,让大家一起检查手枪,发现弹匣不在,我们当中一个会在男人的口袋里找着弹匣,而这在我的意料之中,因为一分钟前我才把它搁进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