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迷雾中的光(第5/16页)

而传统民居里常用的斜梁结构,则是将支撑力直接转化到横梁和墙面,省去了对柱子的依赖,使得屋内不再被分割,因而空间更大,也更加完整和统一。

在玲珑屋的设计中,简单的斜梁结构不但没有使建筑风格趋于简陋,相反地,使得空间扩展而营造出一种大气磅礴的风范来。

除了斜梁之外,玲珑屋的其他设计也秉承了传统的建筑理念。木与木之间以传统的榫卯结构相接,环环相扣,错落有致,呈现出一种优美和谐的结合关系。

在室外光照充足的晴天,人们身临其间,浮躁的心刹那间会变得平静,蔓生出心旷神怡、舒畅达观的奇特感受来。

室内的家具、摆设和陈列品,无一不体现出主人浓厚的中国传统审美意趣。

中央悬垂的巨型水晶灯倒是西洋风格的,灯分七层,由形色各异的菱形水晶体组成,灯泡包于水晶之中,可按用户的需求逐级打开。所有灯泡打开后,通体晶莹剔透,令人赏心悦目。

在这个中式建筑之中,西洋水晶灯并无突兀之感,而是与其他装饰融为一体,相得益彰,体现出设计师将中西方文化进行结合的美学表现倾向。

整座玲珑屋的主光源便是这盏水晶灯了,全开后不但使屋内无死角,而且能将房屋的顶部结构也全部照亮。人进屋时,便可看到整体建筑结构的全貌,产生一种特殊的视觉感受。

千行将水晶灯全部开启,歪着脑袋,不时抚摸着下巴,表现出对西式水晶灯和中式斜梁结构完美联姻的浓厚兴趣。

小刘很快就哭丧着脸回来了。根叔曾在一月前修理过那扇窗户的合页,他记得当时是用小纸片来进行固定的。

设想又落空了。

不过,千行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失望。

“咱看看上面如何?”

千行话题一转,突然地往上一指。

顺着手指的方向看去,上面是结构复杂的顶梁。

小刘的脸变得更难看了。

这小子可真是没事找事。小刘的心里嘟哝着,可实际说的却是:“屋梁吗?没……我想没问题。只是要检查上面,就我俩的话,怕人手不够吧?我再去叫两个干警一起检查吧?”

“不。就咱俩。”千行回答得很干脆。

半个小时以后,玲珑屋里已经架起了五架高矮不同的人字梯。小刘向荣府借来了可供使用的所有梯子。

千行站在其中一个梯子的顶端,眯起眼睛,向上张望。

“现在,我要把水晶灯先关掉。”

“那太危险了。”

“看,我抓住了梁。一分钟就成,然后马上就打开。”

“那好吧。我去门口关,你别动啊!千万别动。”

“不用。遥控器就在我的手里。”

“遥控器?”

“对。荣应泰的书桌上就有水晶灯的遥控器。”

“怪不得!我说呢那是什么遥控器!看了半天也没看明白。”

啪——千行摁下了水晶灯的遥控器。

随着灯光的关闭,整个顶部一片黑暗。

小刘的心仿佛跳到了嗓子眼。此刻他最担心的,就是千行由于过度地关注某处细节,忘却了自身的安全而失去平衡。倘若千行现在从梯子上掉下来的话,他只能用自己的身体来减缓千行下坠的冲击力。因此,小刘瞪圆了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千行的一举一动。

“咦?”上面的千行发出了一点轻微的声响。

“怎么了?”

“有意思。刘叔,请再搬一个梯子过来,你也到我这个位置来。”

“我也……那谁来扶梯子?”

“别磨叽了,这梯子很稳。快。”

小刘搬来了另一架人字梯,凑上前来。

“你看,那是什么?”千行一指不远处。

大约东面的屋顶斜坡一处,在黑暗中出现了一个有如针眼大小的椭圆形亮点。

“‘洞’?就是你说的‘洞’?”小刘兴奋起来。

“现在大概上午九点,这个洞只剩下一半了。据我的估计,半小时前,这个洞是正圆形的,而再过半个小时,从这个角度将看不见这个洞,因为太阳向南移动了。”

“太好了。密室终于被我们发现了‘洞’,真可谓迷雾中的光啊!如果我们不是在大白天关了灯观察的话,还真的无法发现。即使处于现在的位置上,能看到这个‘洞’的时间,或许也只在一小时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