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迷雾中的光(第6/16页)

刘晓伟一高兴,身体微微失去了平衡,幸好千行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他,另一只手仍牢牢地扶在梁上。

“谢谢。”小刘看了一眼地面,心有余悸。

“让我们去外面再确认一下,这个‘洞’到底是什么。”

两人迅速将梯子搬到了屋外,玲珑屋东面的斜坡顶附近。

千行和小刘爬上梯子查看,这才注意到,原来,整座玲珑屋的屋顶,全部铺满了太阳能光伏板。

千行小心地控制身体的平衡,挪动着梯子。按照相应的位置,他找到了那个“洞”。

“真是想不到,荣应泰这样的富豪也会注意绿色环保,家里用的电居然是取自太阳能的。”小刘也架起梯子爬了上来。

千行用手一指,刘晓伟看到了那个“洞”。顺着千行手指方向一变,刘晓伟又看到了用来将光伏板的钢管支架固定在屋顶上的一颗颗细小的螺丝钉。

刘晓伟取出裤兜里的瑞士军刀,小心翼翼地拆下了光伏板钢管固定支架上的一颗螺丝钉,又试着将它楔入那个“洞”,证明两者的大小完全相符。

原来这个“洞”,不过是个螺丝眼。

“嗯,应该是工人在安装钢管支架时,不小心钻偏了位置而造成的废眼,可明明这个眼就在排水凹槽的附近,为什么下雨的时候不会漏水呢?”小刘自言自语道,“哦……我明白了,光伏板成了这个洞眼的风雨遮挡物,即使仍有雨水落到光伏板下面,也会顺着凹槽流下去。哪怕有一点点的水还会钻进这个小眼,也只能引起微不足道的渗漏,根本不会形成水滴,来引起主人的注意。”

千行没搭腔,只是自顾自地盯着一个地方仔细端详。小刘也跟着凑上脑袋去。

四周光伏板的钢管支撑架上都布满了灰尘,但位于屋顶斜坡排水凹槽上方的一根钢管上却出现了一个两厘米长的“干净”区域,好像曾经放过什么东西。

“你觉得,这像是什么?”千行问道。

“像是……安装的工人曾在这里放过毛巾,或是工具包什么的。”小刘答道。

“玲珑屋从建成到现在有几年了呢?”

“三年多了。我问过荣家的人。”

“那么,这些太阳能光伏板,是建屋初期就装上的呢,还是最近才装上的?”

“这个我也知道。它们是在房屋建成时安装上去的。”

“这就奇怪了,难道……”

“这与凶手进出玲珑屋密室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个小小的螺丝眼,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就连雨水都灌不进去,更别说凶手是个大活人了。另外,它距离门闩和离这最近的窗栓,直线距离都超过了十五米,千行,你真的认为有使用丝线操控门锁的可能吗?”

“什么可能性都不能放过。多找些干警来,对屋顶的内部梁上区域和外部太阳能光伏板下的区域做一次地毯式搜查。”

“好,我马上去叫人。”

第三节 瑜和亮

刘晓伟打电话汇报的时候,安力为的车已经驶进了荣府。

在了解情况之后,安力为很高兴,立即向贺科要来了七八个警员和梯子等工具,按照千行的吩咐,对顶梁部分展开了细致的排查。

眼看着警员们如火如荼地工作起来,安力为的心里忽然涌起一股热流。

案情发展到现在,他一直觉得自己像是正在落入深渊,毫无着力之处,而今天,他终于第一次有了向上升腾的感觉。他的血液开始沸腾,胸中充满了由地心深处冒出的无尽热力。就是这股源源不断的热力,将支持着他和他的战友,将真相从邪恶的黑色魔盒中释放出来。

千行离开了小刘和大家,独自一个人走在窄窄的石径上。

现在,他需要冷静。

只有绝对的冷静,才能使得一个推理师判断出,出现在眼前的点,究竟意味着什么。

这些点,将不断增多,并连成一条线,而线与线之间,又将以经纬相连的方式,最终织成一块布。那便是案情的全貌,一块足以描绘出事实真相的画布。

透过松柏的枝丫,初冬的暖阳均匀地照在千行白净的脸颊上,迷得人睁不开眼。

千行眯起眼,抬头望向树枝的末端。

一只歇脚的云雀,突然展开翅膀,飞掠而去。

温暖的阳光形成了七色的光环,旋转灵动,令人感到大自然无穷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