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第7/12页)

她起劲的写着,脸上含着笑。这一刻,狄雷尼感觉,她彷佛就是他心目中一尊完美无瑕的女性塑像。

“蒙妮卡。”

她抬起头,眼光带着问号。

“我可不可以问你一个关于座谈会的问题?如果令你心烦的话,就不必了。”

“不会。我现在已经好了。你想知道什么?”

“他们有没有给你有关虐待儿童案件的统计资料,是增加还是减少?”

“有,”她点头。“近十年一直在增,不过发言人说这可能是因为医生和医院方面警觉性提高,据实向官方呈报的关系。过去,他们都相信父母的说词,认为孩子是意外受伤。”

“很可能,”他同意。“他们有没有按性别来统计这些案子的主犯?是男的多还女的多?”

她考虑一会。

“我想不起这种统计。有很多案子是父母一同牵涉进去的。有的甚至一个是主犯,另外一个不声张,保持缄默。”

“唔,就算是在这种情况下,主犯会是男的多还是女的多?”

她瞪着他,想弄着楚他究竟在探索什么。

“艾德华,我刚才说了,没有这类的统计。”

“要是你猜呢?”

她很为难。

“可能是女人。”她终于开口,但很快又补充道,“这是因为女人受的压力和失败太多的缘故。我的意思是,她们整天关在家里,带一群哭闹的孩子,做不完的家务、煮饭、打扫。男人出去上班就可以躲开这些琐碎。”

“言之有理,”狄雷尼说。“那你猜这些虐待孩童的人起码有一半是女人——还是超过一半?”

她骤然间提高了警觉。“你干嘛问这些问题?”她问。

“只是好奇。”

05

三月二十四日早上,狄雷尼出门去买一份《纽约时报》,顺便上第二街一家法国面包店带点新鲜的牛角面包。回到家里,蒙妮卡已经在餐桌上摆好两杯葡萄汁、一罐蜂蜜和一大壶浓咖啡。

他把金融贩交给她,自己翻看〈大都会百态〉。

“天哪,你看……”

他指着社论的大标题:“两件凶杀案,追追追”。

“这是布恩的案子,”他说。“这下全掀开了。”

“迟早会掀开的,”她说。“不是吗?”

“对。”

他拿着报纸和第二杯咖啡一踏进书房,就急着查韩德利的电话。托马斯·韩德利是记者,在隆巴德行动中对狄雷尼帮忙很大。

铃声一响,对方便接了。

“托马斯·韩德利。”

“我是艾德华·狄雷尼。”

一顿,紧接着:“组长,你好啊?”

“很好,多谢。你呢?”

两人略作寒暄。狄雷尼问道:

“还在写诗?”

“厉害,你真是什么都记得一清二楚啊?”

“太闲了嘛。”

“不写了。我现在想当一名驻外记者。谁知道,也许下个礼拜我想当救火员,或者警察,再不然航天员。”

狄雷尼大笑。“不可能吧。”

“组长,这么多年了,今天又能跟你聊天真的很高兴,可是我有种怪怪的感觉,你绝对不是只为了问声好。有什么事?”

“是的,”狄雷尼说。“今天的〈大都会百态〉”第三页上有一篇社论。有关两件大饭店的凶杀案。”

“嗯?”

“没有具名。不知道是谁写的。”

“喔。提供数据的一共是三个人,我在内。这么短一篇东西,排上三个撰稿人嫌太热闹了,所以干脆取消。你要问的就是这个?”

“不全是。”

“我想也不是。还问什么?”

“谁把这两个案子相关起来的?前后隔开一个月,纽约每天都有四五起凶杀案。”

“组长,你老不是唯一的警探。记我们一功吧。我们研究过,注意到这两个案子手法相同。”

“混球,一定有人密报。”

韩德利大笑。“这可是你说的,我没说。”

“电话来的还是信件?”狄雷尼再问。

“嘿,慢着,”韩德利叫道。“这个超过好奇的范围了。你那么有兴趣?”

狄雷尼稍作迟疑:“我的一个朋友在办这件案子。他需要各方面的协助。”

“那为什么不是他来电话?”

“混蛋,”狄雷尼光火了。“你如果不愿——”

“别急嘛,”韩德利接得快。“我没有说不愿意。我会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