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大案巧破,小案大破(第7/9页)
“你还知道我上班忙呀,手头还好几个活儿呢,你这……急急忙忙把我们接上,妹妹打电话给我的时候我都惊了!”
“说到这儿我倒想问问了,你干吗不接我电话?妹妹给你打了好几个,最后还转去语音信箱了。”
“我……我那会儿在开会呀。我怎么知道你上幼儿园把妹妹接出来了。你也太大胆了你。”
“妈妈,妈妈,你帮我插呀——”
“来来来,给妈妈,是这个小汽车的门对吧?妹妹,你看,国道110,认识上面的数字吗?110。跟妈妈读。”
这时我看到李昱刚朝我比了一个OK的手势。
咝咝啦啦中,我挂断了电话。不能浪费电,李昱刚已经定位上他们了。毫无疑问,这是一通求救电话,陈晨把罗美华母女二人劫持了。
我给罗美华发了条短信,只有一个逗号。这是提示她电话我已收到。别的不敢发,我怕陈晨看到引起他情绪激动。
“刘哥,他们确实在110国道的延庆路段。”
“你联系交警大队,让他们给你权限调取天网摄像头,一定要第一时间掌握他们的动态!我发警报给延庆方面,这个涉及儿童绑架不能有半点闪失。”
“没问题!”
“你坐镇,我和夏新亮我们俩奔延庆。”
“他带走母女俩想干吗呀?咱们没提审他啊,没刺激他啊。”
李昱刚的问题,夏新亮给出了解释,“回避真相,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就像闸盒里的保险丝,烧断了,但电路不会遭到破坏。陈晨把他父母杀了,这种现实是会把人压垮的,那他怎么办?你说他自欺欺人也罢,你说他避而不谈也罢,这都是让他逃避良心拷问的手段。
“这个时候,罗美华跟她女儿既是他逃避真相的避风港,也是他心灵的寄托与慰藉。这么说来这母女二人就安全吗?不,恰恰相反,她们刚好处于旋涡的中心。陈晨为什么杀他父母?原因可能有许多,譬如对他的限制啊,让他身心不自由活得没自我啊,但导火索正是这不被家庭接受的母女二人。他为了她们把自己爹妈都宰了,如果他得不到预期回报,后果不堪设想。”
延庆警方十分给力,他们调动了当地交警资源,交警骑着摩托追上了陈晨的车,以超速为名检查驾驶证,拖住他的这几分钟,刑警们上了。陈晨想跑来着,结果被直接拿下了。
我们快开到的时候,收到了这好消息,罗美华母女平安。
把陈晨押解回队上,我一直忘不了给他戴上铐子带走时,罗美华的女儿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反反复复地嚎叫,就一句话——你们干吗,放开旭哥哥。他被铐住的双手掩盖在衣服下,小姑娘是看不见的,但她有预感,她仿佛知道自此一别,即是永别了。罗美华也哭了,哭得默不作声。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扑簌扑簌往下掉,掉在水泥地上,掷地有声。陈晨的眼圈也泛红了,他回头看着她们,挪不开步子。
夏新亮跟李昱刚审着他,但一直没什么进展。陈晨就是不说话,问什么都不说,眼神空空,仿佛就不在这个国度里。夏新亮说得对,就是保险丝崩坏的情形。不运转了。这个人的思维停滞不前了。就像一个封闭的系统,不再接收外界讯息。
对于他来说,这就是最坏的情形了。打破虚幻,直面现实。现实过于残酷,以至于大脑感官都关闭了。
我把夏新亮跟李昱刚叫了出来,剩陈晨一人坐在审讯室里。
让他静静吧。我说。他这会儿听不进去任何话。你们也都歇歇,成宿跟他熬着,你们又不是铁人,都先休息休息。
俩孩子回宿舍了,我在院里抽抽烟。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晚上8点多,我拿着档案进了审讯室,没跟陈晨说话,而是低头翻看手里的档案夹。这时我听见他说:“大哥,你给我买瓶啤酒行吗?”
我一听,有戏了。要饭吃了,说明他的大脑机制开始运行了——会饿了。
这种情况确实不能强逼,你得等他自我恢复。一个万念俱灰的人,只有他自己面对现实了,才可能跟你进行有效的沟通。
夏新亮的判断没有错,但小同志还是有些心急了。欲速则不达。
我出去到胡同口给他买了两瓶啤酒一碗面,串儿也来了几个。打开,陈晨就咚咚咚把酒喝了,接着开始吸溜吸溜吃面。我说吃完你告诉我,把事情原原本本说清楚,成吗?他说好,我跟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