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二圣临朝(第6/9页)
他骂的是自己的同母弟弟、号为“杨三郎”的滕王杨瓒。
杨瓒与杨坚自幼就关系不好,杨坚十二岁从军后,两人便不多来往。
前年杨坚任北周大丞相前夜,曾命杨勇去杨瓒府上请他来议事,不料杨瓒不但不肯来,还冷笑道:“当随国公都恐怕不能自保,还想干这种满门抄斩的勾当?”
不仅如此,身为宇文邕最宠爱的妹夫的杨瓒,还曾密谋在家宴上刺杀杨坚,将赵王宇文招等人的伏兵藏在吕苦桃夫人的家庙中,倘不是高颎等人受到密报,当即下手收捕五王,可能杨坚与独孤伽罗会和当年的宇文泰一样,在着手禅代前夕,被前朝宗室杀死。
这样一心一意帮着外人陷害自己的兄弟,的确让人忍无可忍。
“算了,”伽罗见他又在生杨瓒的气,连忙劝慰道,“上次大家逼着阿三写休书休掉王妃宇文怡,阿三跪求大家收回成命,大家虽然勉强答应了,却下诏剥夺了宇文怡的王妃名位,让她以婢妾身份住在滕王府里,他们向来夫妻情重,也难免阿三会为宇文怡出气。”
杨坚“哼”了一声,冷笑道:“他们夫妻情重,难道我们夫妻就该受他们的腌臜气?那宇文怡从前仗着自己哥哥宇文邕的势力,屡次当众怠慢你,这且不论,去年她竟然敢在背后咒诅你,又在王宫里埋了木偶来害你……这种女人,不是你拦着,朕就让她随了她宇文家的野鬼们去地下!”
伽罗浑身一震,沉默着没有再答话。
杨瓒的妻子是北周的顺阳公主,自嫁入杨家来,就和身为罪臣之后的独孤伽罗事事过不去。
伽罗心怀广远,自不会和这样一个骄横的女人计较,想不到杨坚却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并且一直记到现在。——他可以原宥一个图谋陷害他的弟弟,却不肯原谅那背后诅咒伽罗的女人。
这份情意,不能不令伽罗感动。
“此事不必再提起。”伽罗强自压制心里的激动情绪,走到案边,顺手翻了翻满桌的奏折,“大家,臣妾有一事请教。”
“请讲。”
“难道大家今后真打算当一个有名无实的皇帝么?”
“这话是什么意思?”杨坚跟了进来,不经意地为伽罗理了理鬓发,动作仍然轻柔得像当年一样。
一起生活了多年,少年时的柔情蜜意早已过去,化为了一种深沉的亲情,他习惯了伽罗与自己同进同出的日子。
伽罗的个性活泼、热闹而沉着,他生活中的乐趣几乎都由她带来,杨坚很难想象没有伽罗在自己身边的情景。
如果是那样,自己大约会沉寂得像冷庙里的老僧罢?
“大家登基至今,自己批过几份奏折?”
原来是说这个,杨坚不禁咬牙切齿道:“这些汉人书生,真不是东西,难怪当年北魏太武皇帝拓跋焘一口气杀了几千个北方的汉族书生……他们仗着自己读过几本书,竟将朕不看在眼里,朕每有什么旨意,每有什么创见,他们必定要上折子,说什么古人如此、圣人如此,卖弄几个没人看得懂的辞藻,哼,再这样下去,朕也学着太武皇帝的榜样,找几个书呆子开刀!”
伽罗禁不住掩面而笑,这就是她那新成为北朝皇帝的丈夫!
这个不学无术的武夫,他不说学着刘邦、孙权的样子手不释卷,招几个名儒入宫教他读书,反而要学着拓跋焘大兴文字狱。
看来,今天这满案的奏折,他又要请自己代劳了。
“罢了,”伽罗收起笑意,庄容道,“臣妾也觉得这些大臣用典过多,文章里尽用些生僻字眼,大家,明天臣妾就亲自草诏,命他们以后进折子,只许用家常说话口气,第一不准引经据典,第二不准用骈骊体作文,第三不准用冷僻字……大家以为如何?”
“唔,”杨坚满意地点了点头,“还是皇后见得高明。”
“既是这样,以后的折子当由大家亲自批阅。”
杨坚一愣,眼见伽罗脸上毫无笑容,说话语气异常肃穆,只得勉强笑道:“皇后,天下为我夫妻共有之,何必分什么你我?实话告诉你,朕正想着,马上叫李德林起个诏,从下个月起,皇后就和朕一起临朝听政。”
“呵?”伽罗不禁大惊,“此事古来无之,大家为什么这样异想天开?”
“朕才不管什么古来有之、古来无之,伽罗,你最知道朕,朕是不是个擅长政事的人?这么多年,你一直在朕身边出谋划策,所以朕才会事事高人一招,如今叫朕一个人坐在殿上,朕常觉得无所适从……你若不肯听命,只怕朕将来难免有失。”杨坚带着些无奈的口气,叹息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