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梦游者(第32/35页)

“石胎。”我接着说。

“那的确存在。”艾丝蜜打断我。

“而且极其罕见。”(11)我把她的话讲完,接着说,“但是,塔伦特,”我用恳求的语气说(我必须搞清楚,但又害怕他的答案太离奇),“难道你真的相信瓦奴的年纪是一百三十一岁?”

回答之前,塔伦特久久地看着我,等到他开口说话时,语气又转为温和。“诺顿,我知道这不太可能,甚至完全不可能。”他说,“但我想不出其他结论。此外……”他把手臂往外一挥,意指我们周遭的一切,树林以及在林中生活的迷你猴子、巨大的树懒、长满绿草的石头、爬满苔藓的巨岩,还有前面的夏娃跟她的族人,三三两两缓步走在三名向导后面,“这个地方还有什么是不可能存在的?”

不幸的是,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即便是艾丝蜜也没接腔。过了一阵子,我们什么也不能做,只好继续走路,有好一段时间没人讲话,于是丛林的各种声音代替了我们进行我们无法继续的对话。

勉强算半个科学家、半个医生的我,就这样非常遗憾地发现,我的两位同事居然深信一个外表六十五岁的人已经一百三十一岁了。

我知道他们俩认为我太过严苛,而且缺乏对知识的好奇心,既无趣又保守,而且我也很清楚,他们知道我认为他们荒谬,缺乏严谨的训练,脑袋里充满危险的幻想。唯一的差别在于,只有我对现状感到困扰。事实上,艾丝蜜看来欣喜若狂,紧紧黏着塔伦特,好像一株真菌黏着潮湿的小树。

想不生气是很难的。塔伦特不擅长观察一般人的日常情绪波动,但他还是大步走到我身边,跟着我走了一会儿。“别担心,诺顿。”他边说边拿了一个玛纳玛果给我(果子外表被碰伤了,肿了起来,爬满了胡诺诺虫),但此时我已经非常确定自己不喜欢那种东西。

另一个难处是,尽管我想让这次研究具有较严格的科学性和逻辑性,但我得承认,我不小心为塔伦特与艾丝蜜提供了更多童话故事元素。在我的要求下,我们又访谈了几位伊伏伊伏人,希望能确定他们的真正年纪。然而,事实证明,这件事比我想象的更具挑战性,因为伊伏伊伏岛上似乎没有多少事件会被记录下来:他们没有国王的概念,也没有时间与历史的概念。他们不曾看过荷瓦拉(他们持续盯着我们看,有时独自一人,有时几个人一起看,总是一语不发,比较大胆的几个会试着把我们的短裤裤头拉开,用比较粗鲁的方式模仿我们检查他们的行为),但是这对我们一点帮助也没有,因为过去未曾有荷瓦拉踏上伊伏伊伏岛。事实上,过去几十年来(要我说过去一百年来,实在难以启齿),唯一值得纪念的事,就是瓦奴来到这个岛上,伊卡阿纳、韦伊伊乌、伊瓦伊瓦与瓦阿娜都宣称自己记得那一天。每个人的故事都有点不一样,各自用各种方式加油添醋(韦伊伊乌说,瓦奴来的时候仿佛天神降世,踩在一只缓缓走动的巨龟身上),但是他们都记得瘦巴巴的小瓦奴,他身上那件树皮布料做成的灯笼裤破破烂烂,年纪小到还没有资格拿长矛。伊瓦伊瓦和瓦阿娜这一对双胞胎都宣称她们举行婚礼时,瓦奴突然现身,打断了庆祝活动,一来就死命盯着火堆上为婚宴而准备的烤猪肉。(12)只有乌卡薇说当时她还没出生,所以没能目睹瓦奴出现的时刻。但是她的确记得自己年纪还小时曾目睹瓦奴的婚礼。跟其他人一样,她愈是努力回忆过去,她的记忆就愈完整,也愈确定。

“他结婚时大概是十七岁。”稍后塔伦特说,他的笔在笔记本上写个不停,“所以,乌卡薇是在他抵达不久后出生的,意思是她大概——几岁?一百零九岁?一百零八岁?差不多就是那样。”

但是,真正让他与艾丝蜜兴奋不已的,是伊卡阿纳的故事。他们发现伊卡阿纳出生五年后,才发生大地震,那是所有伊伏伊伏人都记得的大事。那一场大地震为乌伊伏国带来巨大的灾难,最远到西边的斐济与北边的夏威夷都感觉得到。乌伊伏人用神话的角度来解释这一事件,认为那是伊伏伊伏与阿阿卡两位恋人之间的激烈争吵(没人知道他们在吵什么),所以两位神明各自决定同归于尽,把所有武器都用来攻击对方。阿阿卡找来兄弟姊妹,所有的天空之神为他降下暴风雨,肆虐大地,而伊伏伊伏则是掀起滔天巨浪,几乎卷到了太阳。事后他们俩不曾再度争吵,因为根据神话故事,他们发现彼此势均力敌,永远不可能压倒对方;另一方面,他们那长期受苦受难的老朋友欧帕伊伏艾克恳求他们停手,两位神明都不忍老友为了自己而不快乐。在伊伏伊伏语中,那一场地震向来被称为“卡威哈”,意思是“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