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无贼(第5/11页)

李士诚思索一会儿:“你是否有手段查出,有多少人向那个账号汇款?”

切尼姆斯立即说:“对,你的提醒很对!只要是网上交易,我都可以查出的,我一个朋友年轻时是美国有名的黑客,搞定这些对他很容易,虽然他远在美国。”

一个星期后,切尼姆斯在北京饭店再次约见了他的中国朋友。擂台赛已经尘埃落定,中国的A选手战胜了韩国的常胜将军A,算是又爆了一次冷门。但切尼姆斯又赢了。投注的结果已经公布,彩民中有602个一等奖(比切尼姆斯预测得多),平分了6.2亿元的一等奖彩金,每人得到103万元。这个数目比切尼姆斯的预期要低,但也相当可以了。

根据李士诚的提醒,切尼姆斯请他的上级(并不是黑客朋友,在这点上他没对李士诚说实话)查出,在602个一等奖中有597名向那个账号汇过款。也就是说,那两位“操守高洁”的穷数学家并不仅仅对切尼姆斯通报了预测结果,还至少向另外的596人发过类似的邮件,并从中得到将近120万元的收益,比一等奖得主还多一点。所以,李士诚此前的断言至此得到了验证:这仍是一次基于金钱利益之上的骗局。但令切尼姆斯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他们为什么采用如此迂回的办法来得到120万元,而不是直接投注?那样的话,他们得到的利益会远远多于这个数(因为一等奖得主的人数可能大大减少)。

另一个难解的疑点也仍然存在:尽管他们的目的是骗钱,但他们如何作出14次准确的预测?这可是硬碰硬的事,玩不得一点儿虚。602个一等奖中有597名是借那两人的预测而成功的──这个事实更让切尼姆斯相信,他们的“鬼谷子算法”确实是真玩意儿。

“李,我想请你帮忙做一件事。”酒席上切尼姆斯说,“这个谜底不解开我会寝食难安。我想到H省Z市面见那两人,探出真情。如果是一个巧妙的骗局,我会一笑了之;如果那个‘鬼谷子算法’是真东西,我想经过合法的程序,出重金把它买下,相信它对高华盛证券公司的经济预测大有裨益。办这件事,一个外国人有诸多不便之处,也许中国国家安全部会怀疑我是在搞间谍活动呢。”他笑着说,“所以想请一位中国人陪我一块儿去。我会付你足够的佣金。”

李士诚笑着摆手:“朋友之间别说什么佣金不佣金的,我正打算探家,顺便帮你办了这件事。但我得事先申明,我怀疑‘鬼谷子算法’本身也是骗局。你如果上当,不要埋怨我。”

“当然不会。至于你的佣金数……”

李士诚摇摇手打断他:“我说过不要佣金,你只用承担我的路费就行。”

切尼姆斯没有勉强,笑着说:“好吧,就按你说的。噢,这样吧,你儿子将来办签证的所有花销全部由我承担。你别推辞了,按中国的规矩,朋友有通财之义,对不?”

李士诚没有再推辞,笑着说:“那我替儿子谢谢你啦。”

第二天他们就出发到Z市去了。他们没有乘飞机,而是坐火车,普通快车硬座。在这趟普快车上大多是口袋比较瘪的乘客,入耳尽是H省的地方话。乘普快车是李士诚的提议,他说让切尼姆斯提前感受H省人的大众社会,也许对他把握此后的交易有好处。果然他们很快就目睹了一次简易的骗局。一个农村人模样但穿着铁路制服的乘客上车时带着一个大麻袋,轻飘飘鼓囊囊的,好像装着空瓶。火车一开,他就带着麻袋钻到厕所里,半天不出来。等他终于出来时,空瓶已经装满了水,他用小篮挎着其中十几瓶,开始在车厢里叫卖“雪碧”,每瓶五元。李士诚和切尼姆斯的座位离厕所不远,亲眼看到了“雪碧”的生产过程,好奇加好笑,看他能否卖得出去。竟然真有人买!正是热天,这种普快车中没有空调,茶水也供应不足,热坏了的乘客畅饮着雪碧,竟然没人指责这是假货。李士诚对着切尼姆斯笑:

“怎样,不虚此行吧。”

切尼姆斯可劲儿地点头:“对,不虚此行。”

火车经过H省的某油田,田野里的抽油机不紧不慢地上下俯仰。李士诚说:“看见抽油机又想起一件事,虽说不牵涉骗局,但也能从中感受到下层民众的超常思维,我对你讲一讲吧。是这样的,凡油田都管不住农民偷电,这是中国一大特色。法律对那些无知识的穷人不起作用。抽油机又都位于旷野之地,更难防范。油田为了禁绝偷电,各种办法都用过了,无奈之中使出最后一招,把抽油机电压提高到660伏。这样高的电压足以把民用电器烧坏。但农民经过几次小挫后,很快就想出最廉价的破解办法。切尼姆斯,你能想到是什么办法吗?你绝对想不到的,任何思维正常的工程师都想不到。”